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沈艳1,姚湘2,江奥1,2,冯博1,2,郭雨晴1,2(湘潭大学工业设计系;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航天器报警界面警示色反应绩效关联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范凯1,2,晏飞1,2,李敬业1,2(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空间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剂贮箱用柱形金属隔膜设计优化与试验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陈超磊1,2,王志祥1,2,雷勇军1,2,王婕3(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空天任务智能规划与仿真湖南重点实验室;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基于序列近似优化方法的加筋圆锥壳结构优化设计[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蒋慧1,刘相2,田科1,周抗寒2,张俊丰1,吴志强2(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空间固废热熔压缩稳定成型试验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王柏辉1,2,史宝鲁2,邓明君2,李英斌2,尚文锦3(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旋片式动态水气分离器输送能力提升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崔朋,刘阳,朱雄峰,韩秋龙,李晨阳,刘鹰,谭云涛,周城宏(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典型特征分析[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张滔,李广利,杨润泽,彭卓,张勇平,刘向阳,吴志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李林凌,王岩(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变孔径微穿孔板在空间站应用的初步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冯传宴1,2,李志忠1(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因工程与系统工程的集成第一部分:工业实践经验回顾[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吴慧伦,柴霖,李威(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空间站有效载荷通用质量特性协同设计[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肖雪迪,杨海峰,尹骁阳,俞进(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基于冗余有效性分析的航天器系统级单点故障模式识别方法与应用[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崔文,张炜,王啸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运载火箭发射窗口的两种碰撞评估方法比较[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曾春晓,李汶翰,陈闯,崔广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一代运载火箭航天煤油颗粒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杨朝舒,吴志强,臧华兵,刘力涛,胡清华,杨松林(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美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韩冬1,巩生波2,王丽俐1,杨雷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基于成功包络线理论的载人航天器产品重量控制方法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3期
  • 孙浩1,马红磊2,肖艳华2,王健全2,邓金辉2,王惠娟2,任逸3,祝郁2(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登月返回再入人体卧姿和躺姿超重生理效应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郭洁榕1,彭祺擘2,王慎泉2,李欣1,徐波1(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基于嫦娥二号数据的月球极区光照计算[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陈炜1,孙庆伟2,3,胡福超2,晁建刚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基于深度学习目标识别的航天员训练场景理解技术[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李敬洋1,刘贺1,2,祁俊峰1,王哲1,高战蛟1,巩维艳1,姜坤1(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Al-Mg-Sc-Zr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吴桐1,张宜静1,2(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共享心智模型及其对人机团队绩效的影响[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孙东宁1,2,董春雷1,2,李红岩1,2,王伟1,2,王德志1,2,高诗程1,2,冯伟1,2(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一种高转速小排量伺服电机泵性能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王璐琪1,姜劲2,孙子恒1,代艳莹1,曹勇2,焦学军2,周鹏1,3(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fNIRS和ECG的大脑警觉度客观检测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张帆1,2,叶莺樱1,2,耿斌斌1,2,王慧1,2,邹宜霖3(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低温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基于部件级模型修正的某发动机整机动态特性计算[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任逸1,祝郁2,肖艳华2,王建全2,孙浩2,马博涵1,郭玉琴1,刘炳坤2,阚广悍2,肇海2,李富柱1,马红磊2(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典型返回再入过载下姿态差异对猕猴生理反应的影响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甄珍1,2,宋锦苹2,李悠悠2,杜锐凯2,凌树宽2,胡利明1,李英贤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尾吊模拟失重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李文斌1,康阳2,任泽胜3,史克东1,常耀明1(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解放军71901部队;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二大队).听觉失匹配负波在模拟飞行多任务不同脑力负荷下的变化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黄云1,何双亮2,徐海涛1,薛长斌1,李鹏伟2(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舱外航天服头部空间主动降噪技术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吴岳桥1,梁国星1,李志利2,戴小倩2,李文炯2,刘书娟2,张剑峰2(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肢微重力模拟外骨骼系统的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安伟健,郭键,胡古,葛攀和,高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Kilopower空间堆燃料低浓化方案研究[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 王蕊1,2,沈星1,吴伟3,潘顺良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图论模型与算法在航天器下行数据故障诊断知识循环依赖缺陷检测中的应用[J].载人航天,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