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颖岚(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大遗址保护利用"专业性"与"公共性"之思辨[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4期
-
刘卫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产品特性与发展趋势[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4期
-
崔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清盛期京城西郊皇家园林空间文化遗产的真实性[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孙淼1,马雨墨2,3,邝远霄4,李垣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经济学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数字化转型[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吴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路工业遗产转型与品牌重塑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李哲,黄斯,李严,拓晓龙,张玉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山海关选址格局防御体系可视化复现探析[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孙莹,曲翠萃,孙至喆,贾巍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双碳”视野下首钢工业遗产文化资本保护利用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陈雳,张悦,赵谦祥(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中的美学表达[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孙淑亭,徐苏斌,青木信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工业用地转型中遗产社区认同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王林(上海交通大学).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新理念与新方法[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吕建昌(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两个维度[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永昕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朱启钤“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补图”寻踪[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岳志勇(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时期文物安全形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朱云生1,侯实2,聂然3,余林阳4,黄磊5,吴晨6(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泰国易三仓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个旧市文物管理所;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以工艺流程为核心的工业遗产调查和研究方法 ——以个旧选矿厂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孙畅,慕启鹏(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胶济铁路保护和利用策略[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左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要重视“三线”军工企业生活区旧址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曹永康(上海交通大学).延续与发展: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周岚,陈畅(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政策分析[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常江(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工业遗存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张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业遗产系统性和整体性保护管理[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刘伯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质及价值核心[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徐苏斌,青木信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工业遗产的绿色转型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Gila Oren,Yaniv Poria,Arie Reichel,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遗产地参观中负面情绪的正面效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永听群.朱启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补图”寻踪[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
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国际资讯[J].中国文化遗产,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