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明辉1,刘闯1,向树红1,韩晓健1,周春燕2,邹雍3(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2.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自由边界对卫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何立臣,洪元,杨立明,迟百宏(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冷却技术研究进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董江,于浩,文敏,张强波,郭海东(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基于实测数据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高俊侠1,王君楷1,易忠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基于有限元法的水下绝缘体小目标电磁场探测方法仿真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贾东永1,韩彬1,周奉香1,许志伟1,何梦蝶1,赵振昊1,任春珍2(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货运飞船敏感器设备安装精度保证设计[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欧逍宇,孙立臣,綦磊(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航天器在轨泄漏漏孔形状辨识方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万任新1,2,3,杨晓超1,2,3,李志宏1,王晓明1,高辉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热真空试验中产品控温方法研究及其效果验证[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孔静1,李岩1,刘泊天1,于翔天1,左洋1,高鸿1,王向轲1,陈涛1,王茹2,朱旭彬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装备部军代表局北京一室;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30%SiCp/Al 复合材料空间服役温度环境适应性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吴卫权,陈丽,王浩,孙晓春,王韬,周雪琴(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近场分析法在航天器磁测试中的误差因素及精度评估[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蒋山平1,2,黄海1,张鹏嵩2,李竑松2,陶东兴2,杨林华2,徐焱林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真空低温太阳辐照环境下的天线热变形测量技术[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冉文亮1,张天平1,2,赵志伟1,李璇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空间电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兰州).离子推力器栅极非预期电击穿评述[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翁艺航1,赵志杰2,魏铭3,叶志彪1,高一丹1(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碳纤维基底真空沉积涂层耐温度循环性能加速试验方法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申旭1,马开锋2,黄桂平2,蒲理华3,刘博学3(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卫星天线高低温热变形测量技术综述[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3期
-
陈宏博1,2,3,张兰涛4,袁俊霞1,2,3,党磊1,2,3,印红1,2,3,邹乐洋4,徐侃彦4(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空间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深空探测器表面采样技术适应性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杨榕1,杜卓宏1,王乾元1,2,李嘉伟1,孙毅1,2,吕贺1,2,张洪伟1,2,梅博1,2(中国航天宇航元器件工程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国产先进工艺SoC 器件空间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陈旭,杨晓宁,王晶,秦家勇,毕研强,蒋山平(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基于太阳模拟器的网状天线热变形仿真与试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李志强1,于洋2,刘艳3,刘艺3,张梦妍2(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管路焊接结构的随机振动疲劳损伤分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王玖玖,董全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满足电子枪电场与电子束参数优化的极板个数确定[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董洪建1,李小军2,封国宝2,李韵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光子晶体的太赫兹环行器设计及其内带电效应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王大鹏1,郭英华1,刘源1,齐欣2,苏晓磊1,王俊峰1,刘长庭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细菌生物膜对航天器材料的危害及其防护简述[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窦文强1,韩然2,刘滨1,李志伟2,程雅苹2,冒鑫2,李景太2,刘振宇1(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深空探测用塑料闪烁体阵列式缪子探测器电子学采集系统设计[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季琨1,关阳1,周晓东2,李灿伦1,王晓占1,徐骏1,兰少飞1(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结构化平面表面发射率的计算方法及其验证[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张新邦1,陈德祥1,王东盛1,冯强涛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由磁矩计算磁场强度的公式在航天器磁矩测量中的应用[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范军红1,2,朱云飞1,2,王文彪3,鲍官军3,姜利祥1,2(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柔性连续臂建模与仿真[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于海军1,王鹢1,赫伟东2,孙迎萍1,张海燕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音叉振动电容式表面电位测量装置设计[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彭扬林,石蒙,刘洪英,董睿,韩旭,赵亚雄,刘磊,宫晓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基于模态试验和冲击响应试验的模型动力学参数修正[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黄强1,荆江2,王佳南1,胡鑫1,高越1(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一种旋转失重模拟试验装置设计[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
范为1,王缅1,邢夏宁2,姚延风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基于最小曲率半径的软波导安全裕度校核方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