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锐1,2,3,陈辰4,3,谭浩波5,孙丽颖6,3,刘礼7(佛山市三水区气象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佛山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州市增城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MERRA-2再分析PM2.5资料在广东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潘诗娴,许潇锋,罗天阳,杨语迪,熊梓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地区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加热率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聂鑫1,2,毛前军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省工业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流层硫酸盐气溶胶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黄肖星,张珂,吴礼光,王挺(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CO2气体分离的固载离子液体@介孔二氧化硅混合基质膜[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史涵1,王亚楠1,王清照1,刘粮丰1,王华伟1,孙英杰1,钱宇航1,王磊2(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典型氢氧化细菌固碳特性种间差异及胞外有机物对固碳过程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祁琦1,王壮1,王德高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生生物对碳基纳米材料的物种敏感性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晏维金1,李青倩1,2,王芳1,王佳宁3,余其彪1,宋永会2,王东升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江流域磷及“三磷”入河通量及其对干流关键断面磷通量的贡献:模型与情景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崔庚1,刘言1,2,佟守正1,吕宪国1,王红3,徐素娟3,王珊1,2,李相林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省中实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提升水库下游河流水质的生态放流量确定和可行性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董彬,李宝,王立志,宋红丽,刘艳(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橡胶坝对河流沉积物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和营养盐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高杰1,2,黄屿玥1,2,韦冰1,2,史思捷1,2,姚婧梅1,2(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底栖动物(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和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对不同氮负荷程度沉积物脱氮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阮林伟1,2,严云志1,王蓝天2,3,王若澜1,吴倩晖1,2,谢平2,3,4,邓绪伟2,3,温新利1(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省部共建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磷对常见淡水微囊藻释放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高源1,2,张娅2,刘凌霄1,姚家祺2,曹成亮1,2,李荣鹏1,2,蒋继宏1,2(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州市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重点实验室).黔中白云岩风化壳稀土层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及吸附La(Ⅲ)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孙刚1,2,刘针延1,2,夏梦帆1,2,黄诗轶1,2,张耀1,2,王琪1,2,凌海波1,2(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土壤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砷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值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杨基峰1,郑丽英1,靳俊玲1,李静雅1,李超群1,罗胜联2(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电镀废水回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水处理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水体中羟基自由基介导的三氯卡班氧化机制的量子化学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赵旭蕾,董佳玥,陆隽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氧氟沙星敏化光解磺胺甲恶唑[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张淳1,2,3,郑利兵2,3,张良长4,艾为党4,郁达伟2,3,隋倩雯2,3,魏源送2,3,徐东耀1(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AnMBR处理密闭生保系统中灰水的效能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李亚男1,2,3,闫冰4,郑蕊5,姚丽1,2,3,岳文慧1,2,6,隋倩雯1,2,6,魏源送1,2,4,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安平县弘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污泥膨胀发生和恢复过程中胞外聚合物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季斌,龚喜平(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藻-菌颗粒污泥中微生物胞外多糖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杜晓丽1,2,郑泽东1,陈梦瑶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特性[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周艳青1,冯嘉申1,段亭亭1,郝莹1,林泽竹2,李迎霞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板桥河小流域降雨事件中地表水磷浓度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魏红1,史刘敏1,钮金芬2,董雯1,付冉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荞麦皮生物炭对奥硝唑的吸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崔立莉1,2,焦莉1,2,谢寅盼1,2,叶正芳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河北省水质工程与水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水沙科学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硫脲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吸附Cr(Ⅵ)[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李善鹏1,刘春雷2,刘国光1,田夏迪3,吕文英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排水集团有限公司).钯掺杂的TiO2纳米线阵列@MoS2电极光电催化高效还原六价铬和同步氧化对氯苯酚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周高峰,周润宇,刘义青,张李,张琳悦,付永胜(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零价钴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水中罗丹明B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洪启浩1,王国镇1,2,冯董董1,刘紫佳1,唐铎1,薛姗1,赵子杰1,王谦1,姚孟菲1,侯潇楠1,任阵海1,周志祥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北京市冬季空气中PM2.5对THP-1细胞焦亡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耿慧丽,卢伟伟,张芳超,查全智(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植物13C标记对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孙佳薇1,2,张焱鑫2,席劲瑛1,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基于静态箱的污染土壤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文杰1,柳泽伟2,廖静1,奚红霞2,黄碧纯1,3(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剑麻纤维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氯苯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王爽,王三秀,黄清辉(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湖流域南白荡表层水中溶解有机质赋存特征与来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陈颖,李泽敏,邱光磊,韦朝海(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焦化废水后物化处理的臭氧-混凝-吸附原理选择与协同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