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绪坚1,安毓琪2,王小红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沙科学与江河治理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新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方案[J].泥沙研究,2017,第2期
  • 齐璞1,彭红1,齐宏海2,张明武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美国科进柏诚(WSP-PB)工程咨询公司).基于洪水涨冲落淤特性分析游荡性河道双岸整治对冲淤的影响[J].泥沙研究,2017,第2期
  • 管庆军1,李小玲2,胡才源2(毕节市国土资源局;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冲门口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泥沙研究,2017,第2期
  • (《泥沙研究》编辑部).《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J].泥沙研究,2017,第2期
  • 李林林,张根广,李志国,唐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考虑起动概率的岸坡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江石首河段近50年河床演变分析[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刘晶1,2,李志威1,2,田世民3,刘成4(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近60年渭河下游自然裁弯成因分析[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张攀1,2,孙维营1,唐洪武2,姚文艺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坡面细沟侵蚀形态演变与量化研究评述[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陈绪坚1,安毓琪2,王小红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沙科学与江河治理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黄河下游宽滩河段泥沙均衡配置方法[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张晓雷1,2,夏军强1,李洁1,邓珊珊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冲淤面积分配模式对黄河下游一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王洪杨1,2,姚仕明1,周儒夫2(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三峡水库下游荆江河段推移质输沙率计算方法分析[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杨闻宇,刘春嵘(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浮泥的屈服应力确定方法[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林建良1,何青1,杨清书2,邓智瑞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珠江磨刀门河口洪季泥沙絮凝机理研究[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孙赞盈,李勇,王开荣,于守兵(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1946年以来黄河下游泥沙治理研究的主要进展[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刘燕,江恩惠,万强,张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大洪水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滩区安全[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王增辉1,2,夏军强1,李涛1,3,张俊华3(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考虑底坡的异重流倒灌流量计算公式[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 (《泥沙研究》编辑部).《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J].泥沙研究,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