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恒青1,蒋鹏1,孙权1,苏保平2,马婧2,田超1(宁夏大学农学院;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复合微生物肥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绿博6号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李晶1,2,王建兵1,何志斌2,马登科2,3,王丽莎2,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干旱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变化趋势[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谭岷山,李欣娟,杨靖文(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祁连山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研究——以山丹县曹家口金矿为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闫典明,徐景,张中锋(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马铃薯收获机振动分离筛的设计与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马学录1,德庆卓嘎2,万亚君3(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西藏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甘南藏族自治州卡加曼乡畜牧兽医站).不同饲养方式对欧拉羊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爱英1,李双2,焦浈2,孙昊2,焦涛1(河南科技学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大学农学院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PEG-6000模拟干旱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汪星星1,2,3,陈钢4,曹光球1,2,3,曹世江1,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江永县自然资源局;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董宝霞1,杨玉莹1,荆海霞1,张勤文1,魏青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瘦素对牦牛MEC中SOCS2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建华1,2,3,张保全1,2,3,王润喜4,辛俊锋5(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省次生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麻沿林场;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天水市4种典型树种根系的力学特性[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左利萍1,畅杰1,席忠诚1,姚富海2,赵瑾3(甘肃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正宁分局;甘肃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城壕林场).庆阳市人工造林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赵峰,黄蓉,张建旗,张瑜(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兰州市不同区域行道树结构特征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刘威良,徐晴芳,高秀,蔡建(曲靖师范学院;云南省高校特色果酒技术创新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氯离子通道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常旭,杨杰,夏春明,崔国华,张春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盆栽养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喻亚丽1,2,3,刘智禹2,鲁晓蓉1,4,甘金华1,3,周运涛1,3,毛涛1,3,张浪1,3,何力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大鲵不同部位肌肉和皮营养品质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罗鑫茂,贾先波,廖勇兰,赵少康,杨丽,陈仕毅,王杰,赖松家(四川农业大学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过瘤胃烟酸对南方热应激中国荷斯坦牛采食量、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孙亚斌1,胡发龙1,韩梅2,李正鹏2,赵财1(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麦后复种绿肥模式与施氮制度对土壤氮素及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刘占鑫1,刘露露2,吴智年3,杜蓉4(张掖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掖市山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114份鹰嘴豆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时建业1,张辉1,李怡雪1,李霞2,缑兆辉1,张国斌1(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凹凸棒黏土对镉胁迫下菠菜光合作用和品质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晓波1,杨建春2,钱秀娟1(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5%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异迟眼蕈蚊及昆虫病原线虫的毒力毒性测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宁洁1,李金娟2,王春霖3,栗孟飞4(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静宁县分校;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N、P、K平衡施肥对金银花产量和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韦满1,金小霞1,程康1,唐明1,2,张好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侧柏与2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艾佳音,周朝辉,高闯,张琪静(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美早甜樱桃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武育芳1,2,杨官凯1,曹行行1,韩聪颖1,张雪艳1(宁夏大学农学院;盐池县农牧科学研究所).咸淡水灌溉下蚯蚓粪和生物炭对栽植番茄草炭基质理化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朱彦宾1,闫伟2,孙光明1,李鑫3,次旦央吉1,刘翔宇2,刘振华2,樊少先2,巴桑旺堆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林周县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牦牛肉营养成分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杨喜喜,王志亮,铁雅楠,王欣荣(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性成熟前家兔血清生殖激素变化及相关受体基因在睾丸中的表达[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柳立新1,康小红1,张阳1,王泽祥2(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弓形虫棒状体蛋白9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