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春红,李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了吗?——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高策,祁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演变、现实逻辑、卡点瓶颈及实践路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马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世界知识到中国认识:老龄化概念的中国化过程和积极老龄观的构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李言(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配置效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大国治理——高质量发展与地方间竞争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辨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陈艺妮,田敏,倪夏然(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压力如何转化为动力?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阳镇1,王文娜2,陈劲3,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发合作、数字化赋能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企业的微观证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林彬1,刘红波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逆向压力型体制与农村基层政府空转执行的形成逻辑——基于粤西L镇数字资源下沉的考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张广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探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杨华磊,陶一汶,程思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多生育能否保障老年人福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韩柯子(中国政法大学).元宇宙赋能城市突发重大风险事件情景建构:逻辑、场景与进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王伟进1,熊鸿儒2,赵峥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新兴技术介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及其困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郑建君1,2,高妍春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对公众获得感和社会信心的影响机制——基于全国10320份调查问卷的跨层次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丛树海,范燕丽(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政府职能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共同演进逻辑探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朱浩,郭秀云(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变革与社会照顾政策体系重构:西方福利国家的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郭一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股东国利益是否影响多边开发银行的资金分配?——基于拉美地区多边开发银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雷家骕1,2,焦捷1,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研究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积极活跃科学驱动的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曹轩梓,何明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世界媒体中的中国式脱贫——基于埃菲社十年新闻报道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3期
-
任远(福建师范大学).国外时间银行运行的理论逻辑与我国本土化探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齐心,陈珏颖,刘合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逻辑与路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韦施威1,杜金岷2(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供应链金融如何影响企业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杨君,杨幸珺,黄薪颖(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压力型体制中的下级能动——基于“任务—资源”视角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曹海军1,闫晓玲2(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跨部门协作结果解释——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李增福1,2,杨文超2,韩志丽3(广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市场分割与实体企业的脱实向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赵文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发展研究院).网络公益信任增进:从主体性、人格整合到互动仪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罗俊1,杨若虹1,郭晓寒2,陈叶烽3(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信息公开、激励机制与跨期承诺式捐赠——来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刘泽照(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纪检监察派驻、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要素集聚——基于全国5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汤利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地方领导小组运行的“纵向控制—横向协调”分析框架——基于J市“一日游”市场整治案例的追踪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
田正1,2,江飞涛3(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日本中小企业政策及其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