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6期
-
金圣钧1,李江梅1,李宇皓1,2,金楚浩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办事处;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空间漫游与想象生产:在线影像中“网红城市”的媒介化建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唐云阳(四川大学法学院).网络违法信息传播次数概括式证明:风险、悖论及出路[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陈欧阳,张振宇(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崛起就要挨打?”:危机传播与组织合法性重构——基于美国制裁华为事件的案例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梁德学1,马凌2(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共产党对外英语广播的早期实践及成效——兼谈对美“广播外交”(1944-1949)[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乔丽娟(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相亲角还是会友场?三重勾连的交织与时间场景的纳入——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朱鸿军(本刊编辑部).青年新闻传播学者的学术规划意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彭志翔(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从纸上到街头:工人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基于“五四”后《晨报》和《民国日报》的媒介学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胡雪莲,秦利国(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全党办报”到“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国共产党办报理念的新时代创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卜玉梅,周志家(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风险的社会放大:考辨、批评与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聂书江,姚泽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博弈视角下国际舆论战中的法律话语——以“南海仲裁案”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孙藜(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卧游”的消逝:城市新媒介与近代文人的“心眼”再造[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梁君健1,李春苗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快进历史:主旋律影视混剪中的叙述实践与情感表达[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胡箫白1,张金牛2(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对话外洋:晚清外交官曾纪泽的欧洲舆论运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纪莉1,2,程筠瑶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问题意识与知识自觉:环境传播研究发展脉络的回望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吴梅红,姜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消解与反拨:国际传播采访框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刘小燕1,李静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政策变迁及其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钟智锦1,周金金1,徐铭达2,缪旭1,许小可3,4(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娱乐信息与公共信息的扩散竞争:网络结构和传播主体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杨洸1,佘佳玲2(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社交媒体中的新闻偶遇:平台启发式线索对用户新闻参与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朱励瑶,金兼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科学传播中的政治正确——基于Web of Science的系统性文献回顾与定性元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赵甜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计算传播研究的知识地图与实证框架——基于12991篇中外核心文献的对比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冯剑(青岛大学历史学院).都城规制的传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王炎龙,郝金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以“刺”为媒:作为身份象征的明清名片及其媒介功能[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