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薛秀娟,孙艳(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四重贡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翟丹丹1,张锡2(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政治理论课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北京冬奥故事的路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苏泽龙,刘成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群众路线贯彻实证研究:土专家与新中国地方农具改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郭鹏(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功能、挑战与路径——基于山西省W村的个案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杜贤赞,程亚运(安徽工程大学).《决议》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与路——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王燕茹(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向度论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徐丹丹(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化改革赋能共同富裕的忖量与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刘秦,李卫朝(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虚求”到“需求”:盲盒中的消费主义审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王晓琴,赵智风(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实证分析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李万平1,许庶2(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发生根源及其批判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胡心怡1,刘霞2,耿梅芳1,杨艺馨3(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成长型思维和学业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健(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轼义利思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武慧俊(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反思——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胡运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享时代公民的公共空间意识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吴争春,李沁媛(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短视频时代政务媒体应对重大疫情的现实反思与优化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阮云志(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述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徐琦(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学史崇德”重要论述的三维审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杨卿,梁建秀,刘晓丽(山西医科大学).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身份建构与教育情怀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继新,王菲(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杜娟(太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父母情感温暖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情绪智能和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黄满忠(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基于课程与学科一体化建设的视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德栓(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评萨特对传统发展方式反生态性的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郭文杰,李豪(北京大学).密云水库建设动员实践路径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