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海(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而不同:制度史视域下的西夏榷场体制[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焦雨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流动站).继承与蜕变:从经世文编看水治演进[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方维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德国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儒释道[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杨昊1,王宁2(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论孙犁小说中的抗战与乡土[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阮致远,赵晓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近代中国“行政行为”概念的继受[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王喜旺,马鑫丽(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事件的逻辑:开发中国教育史研究思想潜能的工具[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岳谦厚1,海珍2(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中日军队在中条山会战中的战略战术博弈[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王依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迈向积极老年:西方老年社会福利理论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路新生(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即人学论[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蔡祥元(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现象学与中国哲学 ——兼论中国现象学建构的可能性[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庞跃辉,王希(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丰厚意蕴与实践范式[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张宝明(河南大学).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跨度[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张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艺术分类:产生、演进、成型、问题 ——艺术分类的理论研究之一[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陈联记(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论孙犁抗日小说的情感叙事[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夏扬(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宪法权威的历史塑造与现代表达[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河北学利杂志杜).投稿须知[J].河北学刊,2022,第4期
-
张颖熙,夏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科技向善赋能共同富裕:机理、模式与路径[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孙久文,王邹(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难点与路径[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张一兵(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马克思:从他性交往异化到劳动异化 ——《穆勒笔记》再研究[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克响1,2,崔海龙1(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基于扎根理论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北大荒集团为例[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杨国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书差、税收与秩序:明清两湖乡村赋役征收群体考察[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李伟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社会救赎到国家救赎:北京社会实进会与“社会服务”理念的在地化(1912—1920)[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胡忆红(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国民政府战时粮政体制与乡村社会动员[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成豪1,慕良泽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社会治理评估的反思与重塑 ——基于场域结构转型的视角[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彭焕萍,刘念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离乱象后的“饭圈”画像 ——从粉丝追星实践的心理作用机制出发[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耿元骊(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结社相资:唐五代宋初乡村生存秩序的自我维系[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立(渤海大学文学院).也说“海眼” ——还珠楼主深海空间想象及生态共同体思想溯源[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