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晨1,远芳1,王蕙莹1,张志森1,祝婷2(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雷达VAD风廓线资料质量控制研究[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聂晶,张媛媛,郭强,陈丽(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星地数据传输X频段链路干扰协调门限研究[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马素艳1,高晶2,李一平1,黄晓璐1(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2020年内蒙古东南部一次特大暴雪伴冻雨灾害天气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刘瑾1,2,王丛梅1,2,胡志群3,李芷霞1,2,刘笑1,2,李国翠4,杨洋5(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邢台大气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华北地区一次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雹暴特征观测[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孙晶1,蔡淼1,周毓荃1,欧建军2(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辈友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直升飞机自然积冰试验方案设计与实例应用[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李艳1,蔡芗宁2,徐卫立3,范晓青1,吴星烨3,柳晓庆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典型天气形势与溪洛渡电站发电供求关系的影响[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李程1,肖莺2,任永建3(湖北省黄冈市气象服务中心;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春季降水低频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邢佩1,党冰1,杜吴鹏1,王慧芳1,李梓铭2,杜传耀3(北京市气候中心;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基于多元数据的城市工业布局气候适宜性评估——以淄博为例[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于连庆,胡争光,薛峰(国家气象中心).面向移动计算平台的气象数据可视化系统关键技术[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沃伟峰1,赵昶昱2,段晶晶1,陶岚3,徐芬4,黄鹤楼5(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台;浙江省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上海中心气象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基于VTK的雷达基数据交互式三维重建功能及其业务应用[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李建,张锋,王伟,陈锦慧,陈冲(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5G RCS UP1.0标准的天气消息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陈亚军1,梁海河2,张乐坚2,文浩2,张林2,叶飞1,张骞2,3(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山东省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晴空回波反射率因子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陈春元,罗义,王刚,谢文锋(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南地区航空器空中颠簸指数适用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3期
-
董良淼1,李宇中2,覃月凤1,李莹3,蓝盈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天擎”预报服务客户端开发及接口应用技巧[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高洁1,2,王明田1,2,3,郭善云1,2,汪丽1,2,叶帮苹1,2(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降雨灾情时空分布及其与雨量相关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倪洪波1,李佰平2,闫文辉1,李静2,张莹1,张华1,倪萍1(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场务部气象台;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飞机试飞的自然结冰潜势预测及检验评估[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朱男男1,2,左涛1,苏杭1(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台风“摩羯”和“利奇马”经渤海强度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赵春燕1,王彬1,2,3,孙婧1,肖华东1,2,3(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用气象数据格式转换工具METPAD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朱丽1,2,张庆池2,3,王琴1,刘俊1,2(江苏省泰州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徐州市气象局).2020年江苏泰州一次持续性雾
霾过程特征和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韩瑞1,2,李强3,顾春利4,沈晨笛5,石明远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基于DBnet和众筹策略的气象纸质表格快速数字化方法及系统[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张淼,孙逢林,窦芳丽,谷松岩(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基于仿真的6.9 GHz通道亮温改进FY-3D MWRI海面温度产品[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李国翠1,钤伟妙1,2,李禧亮1(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16·7”石家庄特大暴雨多源观测信息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曲晓黎1,2,3,张杏敏1,尤琦1,3,张中杰2,4,吴丹1(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WT模型在山区高速公路风预报订正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张科杰1,谢超2,郑琦玉1(湖北省防雷中心;武汉天宏防雷检测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湖北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质量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温强1,陶法1,2,刘达新1,胡树贞1,王依人3(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ASC200型地基双波段全天空云量自动观测仪云量比对分析[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王秀琴1,王昀2,王旭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1990—2019年新疆不同等级风灾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韩同欣,何文春,吴鹏,李江涛(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关键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
杨依丽雪,袁慧玲,陈勇(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海对流云街数值模拟与敏感性试验[J].气象科技,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