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欣欣,陈淑琴,徐哲永,曹宗元(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一次阵风锋主导的雷暴大风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23,第3期
-
余秋1,2,曾强宇1,2,张福贵1,2,王皓1,2,史朝1,2,李浩然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注意力反向投影网络的天气雷达回波超分辨率重建算法[J].气象科技,2023,第3期
-
李传浩1,张秀娟2,卜庆雷1(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山东省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图像生成方法[J].气象科技,2023,第3期
-
周薇1,赵忠凯2,王一萌1,沈超1,李巍1,王大林3,李旭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和尘自仪(嘉兴)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自适应阈值的SA雷达发射机故障重构预警方法研究[J].气象科技,2023,第3期
-
于怀征1,2,龚佃利1,3,朱秀红1,4,吴炫1,2,崔广署1,2,刘晨1,2,王凤梅1,5(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山东省五莲县气象局;山东省莒县气象局).山东冰雹时空分布特征与分类预报指标研究[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王晓青1,董晓波1,2,闫非1,付娇1,王姝怡1,薛学武1,张健南1,孙啸申1,崔毅1(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冬季一次冷锋降雪云系微物理演变特征综合观测分析研究[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吴福浪1,李云2,方艳莹2,姜嘉俊3(中国民用航空宁波空中交通管理站;浙江省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台).基于S波段双偏振雷达一次强雹暴过程观测分析[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邹丽霞1,黄祎萱2,唐广田1,黄国靓3,莫雁雯3(广西桂林市气象局;广西区气象信息中心;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气象局).广西寒露风初日变化特征以及对双季晚稻抽穗安全期的影响[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周慧1,2,周莉1,2,蔡荣辉1,2,陈龙1,2,唐佳1,2,唐明晖1,2,黄骄文1,2(湖南省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20年湖南两次典型混合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谢金花1,黄琴琴2,尚秉琛3(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安徽省肥东县气象局;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油菜越冬期低温冻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曹强1,伍琼2,陈曦2,岳伟2(安徽省六安市气象局;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大别山区茶叶气候生产潜力评估[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罗红艳1,张庆1,朱蓉2,卢超1,贺园园2(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候中心).Galion激光测风雷达探测性能分析[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许启慧1,张金龙2,许康1,井元元1(河北省气候中心;河北省气象信息中心).ERA5再分析云量在大气环境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陈楠,杨和平,霍子墨,陈京华,王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网格数据的快速渲染研究与应用[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周琰,马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欺骗诱捕技术在气象网络安全攻防对抗场景下的应用[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郭聪1,刘东君2,孙超1,陈东辉1,白金婷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基于OkHttp与Jexl3技术的气象信息网络现代化能力动态采集评估方法[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李庆雷1,2,陈丽凡1,张志森1,刘卫平2(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新疆气象信息中心).测风塔风速的长程持续性特征研究[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孙玉龙1,2,李婷1,王丽荣1,张琪3,赵铁松1(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房屋承灾体的河北省暴雨孕灾环境地理分区[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刘思廷1,2,3,杨晔1,2,高祺1,曹春莉1(石家庄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樱桃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纯费率的厘定[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王婉,聂皓浩,陈超,郭晓军(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大气背景场对云中液态水反演结果影响[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沈晨笛,兰海波,郭杰,宋瑛瑛,王然,赵大鹏,吕飞,常占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气象服务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23,第2期
-
覃皓1,黄明策1,2,农孟松1,韦美闹3,伍丽泉4(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广西防城港市气象局暴雨实验室;广西钦州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基于FY-4A温湿廓线的强对流过程探空检验及应用分析[J].气象科技,2023,第1期
-
蔡雯悦1,2,刘远2,翟建青2,王国复2,闫建军3,陈逸骁2,王素萍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山西省吕梁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2021年秋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J].气象科技,2023,第1期
-
黄群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J].气象科技,2023,第1期
-
朱秋颖1,2,杨薇2,3,冯箫2,3,张涛4(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气象局;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气象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琼州海峡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分析[J].气象科技,2023,第1期
-
刘玉芝,罗润,祝清哲,谭子渊,邵天彬,罗敏,周成龙(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亚旱区气溶胶、云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23,第1期
-
刘少军,蔡大鑫,赵婷,韩静,佟金鹤(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卫星遥感的南海海域POC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气象科技,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