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本、图像与舞台演剧 ——明刊《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版画的舞台特征探考[J].戏曲艺术,2022,第2期
  • 尹晓东(中国戏曲学院).重视对戏曲音乐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法的研究① ——以“北刘南于”在早期京剧现代戏中的创作为话题[J].戏曲艺术,2022,第2期
  • 党永生(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传统戏曲舞台美术中的智慧[J].戏曲艺术,2022,第2期
  • 廖奔.明万历顾曲斋刊《古杂剧·梧桐雨》插图(二)[J].戏曲艺术,2022,第2期
  • (《戏曲艺术》编辑部).投稿须知[J].戏曲艺术,2022,第2期
  • 张芃,董子源(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数字时代与戏曲传播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戏曲艺术,2022,第2期
  • 孙书磊(南京大学文学院).文献整理的广度与深度 ——评郭英德、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纂笺》[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李东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京剧现代戏《海港》研究三题[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任宏(中国戏曲学院).清宫万寿承应戏《日月迎祥》《人天普庆》总本曲谱音乐特征分析[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程姣姣(上海戏剧学院).从“影戏”到“戏影”:谈百年戏曲电影艺术创作观的嬗变[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柯尊斌(西北大学文学院).论清代宫廷大戏与《说唐全传》的文本渊源[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陈晶晶(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词·悲喜·雅俗 ——论民国时期程派编剧艺术的嬗变[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郑传寅(黄冈师范学院).梅兰芳访美演出的特点、成就与意义[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苏静1,2,潘健华1(上海戏剧学院).形表一体:中国传统戏曲服饰形式美装扮价值论略[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谢柏樑(中国戏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戏曲阐扬与传统文化发展方略[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曹林(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舞美教育,怎么办?如何教?[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王希宝(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论京剧程派剧目的分类[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谷曙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梨园家法”与沟通监管:清代北京戏曲行会组织“精忠庙”考论[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毛巧晖1,张歆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元杂剧《绯衣梦》叙事的衍变及其文化阐释[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王馨(南京大学文学院).一柄折扇上的昆剧“传”字辈与京津曲界[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王文清(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京剧现代戏与表演程式技术运用 ——以向钱浩樑学习现代京剧《红灯记》李玉和为例[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陈火丫(上海戏剧学院).经典文本的生成:赵树理的《三关排宴》对戏曲创作的启发与反思[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宋超,王鸿俊(哈尔滨音乐学院).龙江剧名家白淑贤的润腔艺术[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邹元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戏曲理论研究的拓展者 ——评《龚和德戏剧文录》[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李雪(上海大学文学院).论明前中期文人南戏的程式化问题[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董酌交(南京大学文学院).论民国曲艺的“戏剧化”策略 ——以“苏滩”和“玉韵集”为例[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中国戏曲学院宣传部).我院原创戏曲形体剧《形者》精彩呈现[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刘璐(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从宫廷到民间:昆曲《金山寺》的百年传承[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廖奔.明万历顾曲斋刊《古杂剧·梧桐雨》插图(一)[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 高硕,央广电(央广电).我院师生亮相“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J].戏曲艺术,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