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欢欢1,姜胜2,江志红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无锡学院).基于可靠性集合平均方法的全球1.5/2.0℃变暖下中国极端气候的未来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张光辉1,2,杨扬1,2,符素华1,2,张岩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切沟侵蚀预报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罗婷1,张永庆1,郑明贵2,3,董娟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中国钾盐资源安全评估与预警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陈兆彤,陈江平,潘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拓扑多边形的海上船舶航迹关联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汪昱辉,姚素平(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显微组分对煤石墨化作用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李樋1,刘洪1,2,李佑国1,李夔洲1,李随民3,欧阳渊2,张景华2,张腾蛟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河北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基于地统计学及GIS的西昌地区中生代红层区紫色土营养元素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段美铃1,宋昊1,2,胡伟2,廖昕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川北韩家店组页岩风化过程的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张京1,宋照亮1,李强1,孙少波1,郝倩1,冉祥滨2,胡伟1,刘洪妍3(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和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沿海地区气溶胶硅的组成、来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地球科学进展》编辑部.《地球科学进展》杂志投稿须知[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6期
  • 王劲松1,姚玉璧2,王莺1,王素萍1,刘晓云1,周悦3,杜昊霖1,张宇1,任余龙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曾辉1,2,周启星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硫化钼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唐明秀1,2,孙劭3,朱秀芳1,2,张世喆1,徐昆1,郭春华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基于CMIP6的中国未来暴雨危险性变化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曾礼1,2,高艳红3,4,5,蒋盈沙1,刘朝阳3,李锁锁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形因子对华东地区降水影响的尺度效应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李艳1,王玉1,陈鲜艳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太行山地形影响其东麓强对流系统触发、发展、移动路径的个例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林飞,任红蕾,韦婷,陶月赞(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排水沟附近农田潜水蒸发计算的渗流力学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魏瑞江1,2,王鑫1,2,康西言1,2(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内气候适宜度模型中水分适宜度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贾明瑞1,2,张晋韬3,王芳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过程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巴黎协定》未来气候情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气候舒适度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5期
  • 张永垂1,陈诗尧1,王宁1,汪浩笛1,周林1,王本洪2(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解放军91001部队).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系统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张彧行1,2,翁白莎2,严登华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基于文献可视化分析的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贾佳源,贺娟,韦兵兵,贾国东,李丽(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藻类生物标志物单体氢同位素与表层海水盐度关系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张晓潼1,2,3,袁华茂1,2,3,4,宋金明1,2,3,4,段丽琴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Re、Mo和U对氧化还原环境的指示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尚晓三1,2,王栋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考虑历史洪水不确定性的多维联合洪水频率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魏思华,田军(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晚中新世低大气pCO2背景下暖室气候的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屈猛1,赵羲2,庞小平3,雷瑞波1(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北极冰间水道区域的物理过程和遥感观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 袁媛1,2,3,庄光超1,2,毛士海1,2,3,刘佳睿4,刘喜停5,杨桂朋1,2,3(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epartment of Earth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环境中乙烷和丙烷的分布及生物转化[J].地球科学进展,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