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翔1,2,黄舒哲3,管宇航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珞珈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传播的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6期
-
蓝小玉1,2,3,杨东1,2,苗运法3,4,赵永涛3,雷艳3,4,万正5(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西走廊东部2019—2022年空气孢粉组合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6期
-
姚楠1,2,马耀明1,2,3,4,5,6(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亚洲三大高原感热变化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协同影响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6期
-
徐秋娥1,角媛梅1,张兆年1,丁银平2,张洪森1,陶妍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下水年龄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6期
-
魏全超1,2,刘恣君2,AHMEN Khalid2,郭虹兵2,徐宏远2,王恒2,邓宾2,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分公司勘探分公司;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砂箱物理模拟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6期
-
张宇翱1,2,张旭1,昝金波1,方小敏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冰期指数法模拟北半球冰盖演化的不确定性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6期
-
韩岩松1,姜伟1,2,肖玉雯1,雍阳阳1,余克服1,2(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主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农子琪1,黄鹏宇1,徐寒列2,胡秀清2,闵敏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和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夜间星载微光成像仪在大气、海洋和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张立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地质大学).硅质岩的成因与沉积环境及其在重建洋板块地层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张翔1,2,3,孙雯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嵩山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2015—2017年南非西开普省干旱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黄春林1,侯金亮1,李维德2,顾娟3,张莹1,韩伟孝1,王维真1,温小虎4,朱高峰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深度学习融合遥感大数据的陆地水文数据同化:进展与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许茜1,2,效存德3,冯雅茹3,杜志恒1,王磊4,魏志强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微生物介导的热融湖碳循环关键过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孙秀雯1,2,南峰2,3,4,5,张瑞坤1(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夏威夷群岛背风逆流区涡动能的年际变化及其机制诊断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刘东海1,黄静2,刘娟2,周扬1,秦昆1(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典型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参数化方案的综述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郑明贵1,2,于明1,范秋蓉1,林玉华1(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中国2025—2035年碳酸锂需求预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ARIMA-GM-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薄立明1,魏伟1,2,赵浪2,尹力2,夏俊楠2(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青藏高原水生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夏亚飞1,2,刘宇晖1,2,高庭1,刘承帅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矿冶影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李博1,殷怡童1,关翔宇1,武雄2,罗锡明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湿地条件下无机汞—有机汞相互转化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李育,段俊杰,李海烨,高铭君,张宇欣,薛雅欣(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全新世青藏高原及周边典型湖泊演化模拟[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王春晓1,2,马耀明1,2,3,4,5,6,韩存博1,2,4,6(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其发展机制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张开鑫1,黄璟胜1,2,王晨1,童晨晨1,王子成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基于负表皮层影响的径向溶质运移模型构建与新求解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贾绍凤1,梁媛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调水工程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宁荣荣1,2,王德2,田信鹏2,张永伟3,4,周自翔1,罗富彬1(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自然资源部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分析以及海水淹没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张强1,2,叶培龙3,4,王健顺3,张良2,甘泽文5,王莺2(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市气象局).对黄河上游自然环境要素协调性的几点科学探讨与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郑旻1,罗敏1,2,潘彬彬1,陈多福1(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海洋沉积物溶解氧消耗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鲁学云1,季建清1,王丽宁2,3,钟大赉4(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候—构造—剥蚀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林武辉1,张帆1,余克服1,马豪2,杜金秋3,莫珍妮4,李英花4,何贤文5,莫敏婷1(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广西海洋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人工放射性核素在珊瑚岛礁系统中的富集与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