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丰1,2,孟兴民1,3,郭富赟1,4,赵岩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汶川地震扰动区文县“8·7”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以洋汤沟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钟松1,高俊程1,董世魁2,赵晓红3,刘攀1,周华坤4,杨冲1,刘艳方1,孙丽娇1,王文颖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西宁市第十三中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旱区恢复生态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黄河源区高寒草原土壤对不同PGPR菌肥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谌文武,夏云云,雷宏,蔡韬(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灰色关联度和AHP层次分析法评价定风速下的土遗址劣化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森1,2,3,王涛1,颜长珍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1965-2015年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路广梅1,路宁娜1,马妍2,高翠芳1(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域分布两种马先蒿植物的花特征及其对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文辉1,何毅1,张立峰1,陈有东1,唐源蔚1,邱丽莎1,张新秀2,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公路路网监测重点实验室;甘肃恒石公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基于PS-InSAR和GeoDetector的兰州主城区地表变形监测与驱动力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谢娜1,丁宏伟2(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基于各类单因素组合的泥石流容重计算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张文涛1,2,柳金峰1,游勇1,孙昊1,2,焦亮1,2(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川-汶川地区泥石流拦砂坝运行效果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金龙1,2,常振强1,2,齐一萌1,2,张嘉政1,2,李帅1,2(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微型扑翼飞行器的位置控制器设计[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乔瀚洋1,唐靖宜1,崔洋2,王天河1(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亚洲3个AERONET站点沙尘特性及大气含沙量对比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潘钰华,何振学,王克俭(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M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张瑞琦1,2,汪建业1,周虎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氢原子掠散射氧化NiAl(110)面负离子形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马丽娜1,2,李佳敏1,王起才2,王斌文1,王志强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上覆荷载影响下膨胀土微观机理孔隙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平平,王小雨,张成君(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湖泊表层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付宴菊1,2,江耀1,2,3,王姣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冰川泥石流物源区冰碛土剪切力学特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吕擎峰,俞晶晶,单小康,何俊峰,韩启亮(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膏碱激发地聚物固化黄土强度及机理[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于昕冉,王乃昂(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近60a甘肃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宏雪1,曾润强1,孙萍萍2,张毅1,赵富萌1,杨云鹏1,李媛茜1,赵淑芬1(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基于SBAS-InSAR的延安新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白晓娟,杨英,丁健,杨文治,王圣楠,张慧杰,张迎梅(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树麻雀雏鸟免疫系统对环境重金属污染胁迫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婧晨1,管晓丹1,2,曹陈宇1,甘泽文3,孔祥宁4,石瑞1,黄建平1,2,黄小倩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局;山东省气候中心).青藏高原冬季热源多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娟1,刘伟1,谌文武1,冉学斌2,张燕芳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透明土在非饱和渗流定量化领域的试验[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苏振妍1,杨冰卓1,张虎元1,2(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莫高窟第276窟可溶盐测定与环境监测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谌文武,张燕芳,范文军,贾博博(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灌溉诱发夯土长城遗址失稳模型试验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彦武1,2,王旭东1,朱毓3,郭青林1,2,裴强强2,3,杨善龙2,薛平2(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甘肃瓜州榆林窟东崖体水分分布特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郭树昌1,冯双磊2,隆霄1,靳双龙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气候资源开发及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岭回归方法的华中地区闪电潜势预报[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吕春艳,刘明歆,李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柴达木盆地夏季极端强降水特征及大气环流成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毛文茜1,王潇雅1,黄颖1,肖霞2,王泓宇1,张文煜1,3(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淮河流域暴雪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楚薇,程博文,马玉霞(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省持续性空气污染时空特征及一次典型事件环流形势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慕青松1,汪儒生1,牛永红2,石雨1,张春洋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下管道受冻土冻胀影响和轴力作用的力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