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艳1,2,陈冠2,3,4,孟兴民2,3,4,岳东霞1,2,4,张毅2,3,4,郭富赟5,李亚军2,3,曾润强2,3,4,赵岩2,3,边世强1,2,杨云鹏2,3,金佳成2,3,黄逢春2,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山峡谷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模式与危险性评价——以舟曲立节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赵珂梓1,高红山1,李萍2,潘保田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近50a尼洋河更张段河道形态变化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红梅1,路宁娜1,陈小爽1,田思琪1,马妍2(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两种同域分布的马先蒿属植物花特征与报酬间的相关性及表型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唐国乾1,杨胜利1,苗运法2,罗元龙1,陈梓炫1,刘丽1,刘楠楠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的粒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园香,郑照军,陈洁(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青藏高原典型冰川群卫星遥感资料的检验及其与局地气候联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赵丹,陈思宇,陈渔(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东亚地区两次典型沙尘暴物理过程对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谢祥珊,孙彩霞,迪里努尔·牙生,王金艳,王田宇,陈金车,苏士翔(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7个典型城市城区和郊区ρ(O3)的差异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周斌1,2,王婷2,李雨鸿2,李晶2,李辑2(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利用空-地多源数据监测评估暴雨对辽河洪涝灾害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朱姜韬,路瑶,李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970-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寒潮年代际变化及大气环流成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许发雷,路瑶,李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对2020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梁洪武1,阿里木江·卡斯木1,2,赵禾苗1,赵永玉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地表温度及其影响因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兴荣,张满银,周自强,宿星,叶伟林,文桃,张国信,刘迪(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与灾害放大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建红1,赵传燕1,臧飞1,汪红1,李娜1,黄葭悦1,杨晓高1,魏杨1,席亚丽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河西学院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省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祁连山中部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呼吸对覆盖物类型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左明博1,2,高天鹏1,2,3,4,万子栋1,2,付靖雯1,2,王雪莹2,3,刘圆2,3,常国华2,5,李昌明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复合重金属污染对矿区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文琳1,2,武建军1,李春辉3(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声道布置形式对超声流量计测量结果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谢文斌1,李锦琪1,刘高1,2,张宏斌1,王帅1,包小军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活动断裂带深埋隧洞减震的铰接间距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蒋万钰1,陈冠1,孟兴民1,张毅1,曾润强1,岳东霞2,周自强3,赵岩1,金佳成1,梁懿文1(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以川藏铁路沿线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秦梦宇1,刘勇1,张寅丹1,张洋2,侯建西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超算中心;河北长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城市建筑物的提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宋捷,田青(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4种园林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及抗旱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颜熙1,李文金1,董欢1,周喜1,忠克吉2,周华坤3,卡着才让4,顾智辉4,解乃达才让4,祁金兰4,武啟红4,才让东周4(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林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下行和上行效应对草地植物生产力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梁懿文1,2,张毅1,2,苏晓军2,3,刘旺财1,2,李媛茜1,2,王爱杰1,2,孟兴民1,2(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InSAR的潜在滑坡人工智能识别——以延安宝塔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宝山,张立峰,何毅,蒲虹宇,陈毅(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兰新高速铁路军马场-民乐段地表形变监测及成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杜梦莹,许发雷,李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逆温对成都市空气污染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宇玥1,张明康2,勾雪艳2,ABDULAZIZSaad2,武新安2,3(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庆大霉素致大鼠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后肾脏排泄途径的改变[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田思琪1,路宁娜1,赵志刚2,王红梅1(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氮沉降对四川马先蒿(原亚种)花特征及表型选择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