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于彦会,饶鹏,封苏阳,陈民,邓培林,李静,苗政培,康振烨,沈义俊,田新龙(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南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钴原子团簇用于高效氧还原反应[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夏求应,蔡雨,刘威,王金石,吴川智,昝峰,徐璟,夏晖(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锂负极失效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直接回收再利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唐生龙1,王春蕾1,蒲想俊2,顾向奎1,陈重学1(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水系锌离子电池嵌入负极材料TiX2 (X = S, Se)的储锌机制[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刘元凯1,2,余涛1,2,郭少华1,2,周豪慎1(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高性能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设计:从实验室到实用化[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陈瑶1,陈存1,曹雪松2,王震宇2,张楠1,刘天西1(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育部合成与生物胶体重点实验室,纳米能源复合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CO2和N2电还原中缺陷及界面工程的最新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薛国勇1,2,李静2,陈俊超3,陈代前2,胡晨吉2,3,唐凌飞1,2,陈博文1,2,易若玮2,沈炎宾1,2,陈立桅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创新实验室卓越纳米科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单离子聚合物快离子导体[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陈帅1,2,余创2,罗启悦2,魏超超2,李莉萍3,李广社3,程时杰2,谢佳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屈卓研1,2,张笑银1,2,肖茹1,2,孙振华1,2,李峰1,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硫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8期
  • 赵信硕1,2,邱海燕3,4,邵依1,王攀捷1,余石龙5,李海5,周郁斌3,4,周战1,马录芳1,2,谭超良6,7(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与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银纳米粒子修饰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于光热增强银离子释放抗菌[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鲁航语1,2,侯瑞林1,2,褚世勇1,2,周豪慎2,郭少华1,2(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层状富锂正极材料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沈姗姗,刘晓晖,郭勇,王艳芹(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业催化所).Fe的原位掺杂对Pt/Silicalite-1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提升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彭林峰1,余创1,魏超超1,廖聪1,陈帅1,张隆2,程时杰1,谢佳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亚稳态材料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清洁纳米能源中心).锂硫银锗矿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梁秋菊1,常银霞1,梁朝伟1,祝浩雷1,郭子宾1,刘剑刚2(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结晶动力学策略在非富勒烯体系太阳能电池形貌调控领域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韩慧贤1,陈澜1,赵建成2,3,于海涛1,汪洋1,闫何恋1,王英雄4,薛智敏1,牟天成5(北京林业大学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生物炼制山西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工程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生物质基酸性低共熔溶剂用于高效溶解木质素及溶解机理[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袁干印,奚政,王楚,孙晓环,韩杰,郭荣(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超分子手性聚苯胺-金复合纳米酶的构建及其对映选择性催化[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王晓愚1,2,程阳1,薛国栋1,周子琦1,赵孟泽1,马超杰1,谢瑾1,2,姚光杰1,2,洪浩1,周旭3,刘开辉1,刘忠范2,4(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纳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纳米化学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工程学院广东省量子工程与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基于硒化镓纳米片填充的空芯光纤超高二次谐波增强[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7期
  • 罗铖1,龙庆1,程蓓1,朱必成2,王临曦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太阳燃料实验室).Pt-C3N4/BiOCl S型异质结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理论计算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孙涛,李晨曦,鲍钰鹏,樊君,刘恩周(西北大学化工学院/西安特种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S-型MnCo2S4/g-C3N4异质结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王中辽,汪静,张金锋,代凯(淮北师范大学,绿色和精准合成化学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污染物敏感材料与环境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光激发电荷在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全利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吴新鹤,陈郭强,王娟,李金懋,王国宏(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S-Scheme异质结光催化产氢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怡宁1,2,高明1,陈松涛2,3,王会琴4,霍鹏伟1(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Ag/CN/ZnIn2S4 S型异质结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增强光还原CO2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陈茹瑶1,夏加增2,陈义钢2,史海峰1,3(江南大学理学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南通大学无锡临床学院;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CuWO4-x/Bi12O17Cl2梯型异质结增强PMS活化性能用于高效抗生素去除[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昝忠奇1,李喜宝1,高晓明2,黄军同1,罗一丹1,韩露3(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延安大学化学化工系,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0D/2D碳氮量子点(CNQDs)/BiOBr复合的S型异质结高效光催化降解和产H2O2[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珂瑜,李云锋,袁仕丹,张洛红,王倩(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纺织化工助剂西安重点实验室).S型异质结H2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真1,刘雯2,陈春旭1,马婷婷2,张金锋3,王正华2(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将In2O3/CdSe-DETA 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电荷转移从Type-I 转变为S-Scheme 以提高光催化制氢的活性和稳定性[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王吉超1,2,乔秀1,史维娜3,贺景1,陈军1,张万庆1(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新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多面体状Cu2O修饰片状BiOI的S型异质结构筑及光催化水蒸气中CO2转化性能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 徐全龙1,赫荣安2,李佑稷3(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学院环境光催化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Z型光催化体系中存在的电荷转移机理问题[J].物理化学学报,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