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锐,熊泽浩,朱旭东,周宾寒,侯泽豪,许嘉盛,罗旖柔,方正武(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甜荞FeHSP8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5期
  • 左亚杰1,郭璋1,高文娟2,仲崇民3,马爱生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关中平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5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稿约[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5期
  • 郭家鑫,鲁晓宇,陶一凡,郭慧娟,侯振安,闵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谢奎,张腾,李卓远,密菲瑶,李源,张帆,王秀康(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榆林沙土区马铃薯根层土壤因子、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白晨赟1,2,田涵洋1,2,乔江波1,3,韩晓阳1,3,朱元骏1,2,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塬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王佳旭,朱凯,张志鹏,张旷野,柯福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高粱研究所).高粱花生间作对不同单行作物根系性状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红宇,林添,王志君,赵海成,郑桂萍,吕艳东,钱永德,范名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生物炭连续还田后效对盐碱土稻田养分、酶活性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胡新元1,谭雪莲2,孙小花3,谢奎忠3,柳永强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长期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郭超凡1,2,陈雯璟2,牛明艳2,张志高2(衢州学院商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基于多植被指数模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协同估算[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王鹏,杨奥军,冯志进,王婷,金梓浩,王芳,彭云玲(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外源5-ALA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张泽宇,曹红霞,裴书瑶,李曼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光合与荧光参数测定的最佳叶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梁超1,张恒嘉1,肖让2,邓浩亮2,王泽义1,李珍3,陈涛1,周三利1(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西走廊水资源保护利用研究所;兰州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西绿洲膜下滴灌调亏对制种玉米籽粒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戴良香1,丁红1,徐扬1,张冠初1,史晓龙2,秦斐斐1,郭庆1,姜常松3,张智猛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海阳市果业发展服务中心).盐胁迫下配施钙肥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王晓港1,蔡明1,吴娜1,刘吉利2,麻仲花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间作及施氮量对宁南旱区马铃薯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叶鑫1,2,吕刚2,王道涵2,王双3,刘爽3,朱肃4(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铁岭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铁岭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排土场土体裂缝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杨志超,李援农,谷晓博,陈祎彤,赵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垄沟覆盖种植对晚播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胡化涛,费丽彬,邓明江,王忆,许雪峰,韩振海(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陇东地区苹果园应用生物活性素的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陈文娟1,胡晓棠2,李清林3,韩寒3,张锦华3(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翻耕深度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和冠层小气候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王文元1,孙玉东2,李建明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江苏省淮阴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有机肥浸提液对不同品种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雪健1,王美丽1,赵敏1,史颖涵1,高强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葡萄园干旱监测模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刘小勇1,任静1,孔芬1,韩富军1,彭海1,李建明2,李强2,贾军平3,温有福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静宁县果业服务中心).氮素调控对甘肃静宁长期覆沙苹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胡杭丽1,王进鑫1,2,马戌3,万小楠1,张龙廷1,陈印1,项通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试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水肥耦合对荒漠区煤矸石山蜀葵和沙打旺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郭爱科1,武海霞1,2,陶涛3,宋福如4,宋利强4,宋聚强4,王利书1,2,程东娟1,2(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海河水利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随机降雨对滨海盐碱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刘兴宇1,李广1,袁建钰2,徐万恒1,赵萍2(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不同耕作措施下温度升高对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丽华1,郭颖彬2,魏昕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济宁技师学院).4个禾本科植物NAC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及其在玉米中的干旱表达谱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其勇1,朱从桦2,李星月1,易军1,武丙琳1,符慧娟1,张鸿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水稻川香29B近等基因导入系苗期根系形态、叶片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马思源1,2,何雨芩1,金燕1,2,张明达1,闫伟兄3,范立张1(云南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土壤相对凋萎湿度构建的干旱监测指标在云南的应用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