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静1,陈阜超2,郑智江2(天津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强地震前的水平形变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王烁帆,倪四道(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典型地区隐伏断层破坏性地震震源特征研究方法[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四新(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垂直形变演化与应变积累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王秋宁,李媛媛(陕西省地震局).2019年夏河MS 5.7地震前武山水氡和钻孔倾斜异常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毛志强1,陈界宏1,艾萨·伊斯马伊力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021年玛多MS7.4地震前多参量异常现象[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赵玉红,黄浩,冯丽丽,李霞,刘磊,张朋涛(青海省地震局).2021年玛多MS 7.4地震前震群活动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陈涛1,陈界宏2(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马尔康MS 6.0地震前可能的电离层前兆信号[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余海琳1,万永革1,2,崔华伟3,王晓山4,黄少华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福建仙游震群的应力场和发震机制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樊文杰1,冯丽丽2,李霞2,何畅3,廖晓峰3(云南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2022年3月26日青海德令哈MS 6.0地震前地磁极化异常变化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霞1,冯丽丽1,赵玉红1,苟智栋1,贺曼秋2,刘素珍3(青海省地震局;重庆市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2022年德令哈MS 6.0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薛艳,张小涛,苑争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22年四川芦山MS 6.1和马尔康MS 6.0地震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毛冬瑶,张增换,李敏娟,徐溶,王朋涛(甘肃省地震局).2021年5月22日玛多MS 7.4地震震前孕震空区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黄浩,袁伏全,郭瑛霞,马建新(青海省地震局).2022年青海德令哈MS 6.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背景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天宇,刘自凤(云南地震台).2022年云南宁蒗MS 5.5地震序列波速比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廖丽霞,陈伟,黎已余,郑辰禾,林稚颖(福建省地震局).福建温泉与中国台湾强震相关性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冯蔚,江在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6年门源MS 6.4地震震前短期微动态位移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叶秀薇1,2,3,王力伟1,2,3,熊成1,2,3,吕作勇1,2,3,吴华平1,2,3(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预警与重大工程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浅层三维地壳结构探测(一期)项目简介[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武敏捷,林向东,武安绪,刘雁冰,赵桂儒,崔博闻(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朋涛1,2,冯丽丽2,李霞2,赵玉红2,刘磊2(中国地震局青海格尔木青藏高原内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海省地震局).岩石圈磁场特征与青海地区强震关系[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周伟,马庆尊,万永魁(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2021年甘肃阿克塞MS 5.5及2022年青海德令哈MS 5.8、6.0地震关系浅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黄辅琼(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然灾害因何而来?向何处去?——从水说起[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刘磊,苏维刚,赵玉红,李霞,冯丽丽(青海省地震局).2022年1月8日门源MS 6.9地震前乐都逸出气氡异常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朱伟龄1,2,季颖锋1,2,瞿睿1,2,朱叶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喜马拉雅三维隆升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贵霞1,贺曼秋2(江苏省地震局;重庆市地震局).2016年10月20射阳MS 4.4地震地磁水平极化异常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刘琦,张晶(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在京津地区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永仙,琚长辉,刘静,张盛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短临预报专群结合模式探索[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志雄1,施春花1,朱航2,周雯1(海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2001年四川雅江MS 6.0地震前地脉动参数异常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帅1,2,杨润海1,2,谭俊卿3(中国地震局昆明地震预报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基于超声尾波的岩石介质波速变化实验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玲利1,2,姚华建3,2,李军辉1,2,张炳1,2,汪小厉1,2,周冬瑞1,2(安徽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霍山地区地壳浅部精细结构及地震活动关系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王蕤1,缪淼1,常莹2,陈泓燕1,曾志毅1,史海霞3,韩鹏1(南方科技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优化交通灯系统在2021年漾濞ML 6.7地震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