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志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参与数字档案资源社会化开发项目动机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4期
-
肖鹏,陈苗(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馆评估指标设置的国际经验及其本土化研究——以ICA和英美澳评估指标体系的批判借鉴为中心[J].档案学研究,2022,第4期
-
陈艳红,陈晶晶(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王婧逸1,曹玉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档案资源教育功能实现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许晓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薛四新1,赵紫毫2(清华大学档案馆;国家电子政务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单轨制模式下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陈絮,周丽霞(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基于清博指数的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建设优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何晓琴(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新《档案法》的立法技术特点、不足及其完善[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梁继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从“附庸”到“独立”:中国现代档案学初步建立及其学科属性的历史分析[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于英香1,2,姚倩雯1(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基于用户画像的企业科技行政审批档案知识服务模型构建[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刘晗1,周耀林2(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政务管理研究中心).参与式共建:少数民族数字记忆建构模式及实现策略[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牛力1,2,3,黎安润泽2,刘慧琳2,曾静怡2(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CIO研究中心).从物理到数据:智慧档案2.0体系构建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徐彤阳,顾婷婷(山西财经大学信息学院).信息空间理论视域下LAM参与灾难记忆再生产的路径和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蔡梦玲1,张美芳2,张大海3(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西藏档案馆藏清朝圣旨所用纸张的检测与分析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健,汪若瑜(江苏大学法学院).档案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实证解析与制度完善——以109起行政诉讼案件为样本[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闫静(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思潮与档案景观的变迁[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王玉珏,吴一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法律融入数据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问题与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刘志森,耿志杰(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情感仪式视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理论阐释、作用机理及提升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李哲(石家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浅析俄罗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俄罗斯档案馆藏探视[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胡诚1,2,王协舟1,陈星3(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湘潭大学图书馆).《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修订的原则思路与具体建议[J].档案学研究,2022,第3期
-
金波,杨鹏(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数智”赋能档案治理现代化:话语转向、范式变革与路径构筑[J].档案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东华,尹泷杰,卢俊(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数据伦理视角下档案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小云1,丁琬霖2,邓莉2,方华2(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J].档案学研究,2022,第2期
-
马海群1,张涛2(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基于文本计算的我国档案政策法律协同性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版)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为蓝本[J].档案学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