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畅(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新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4期
-
李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蔡伸与向子諲词作优劣论辩[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4期
-
周心怡(闽江学院外语系).《飞鸟集》译本对比赏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4期
-
趙麟斌.主编寄语[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4期
-
(《闽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闽文化研究”栏目征稿启事[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4期
-
范丽琴(闽江学院学报编辑部).论高校学报卷首语的作用及其撰写——以《闽江学院学报》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4期
-
张希(闽江学院旅游系).乡土文化在民宿中的表达形态:回归与构建[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黄清娟(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旅游地形象与服务补救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陈琮渊(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海外福州人的社会资本与创业发展——马来西亚个案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郑崇玲(闽江学院思政教研部).“赶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治理的思想源头[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林响1,黄志斌2(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宣传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办公室).政务新闻人大数据思维的培育和提升[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林爱平(闽江学院旅游系).福州温泉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陈日升(闽江学院历史学系).三十年来中马民间个体交往之演变——以侨乡闽清的考察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于小利(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互联网+”时代福建省服装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许晶(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梦视域下社会信任回归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侯晓燕(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论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税负不公的原因[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李铁生(闽都文化研究院).第四届闽都文化论坛综述[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林芳燕(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砂拉越诗巫福州人再移民——以澳洲珀斯与塔斯马尼亚岛屿为比较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林晓丹(闽江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对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探索[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张美华(闽江学院工会).新时期高校工会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优势及途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林木明(闽江学院学生工作部).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实现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林添福1,郑蔚2(闽江学院思政教研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关于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共生关系的辩证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赵麟斌(闽江学院).略述福州华人华侨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蔡飞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石经《周易》阙文述臆[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赵麟斌.主编寄语[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3期
-
严涛海,王建刚,陈东生(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以薄膜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发热碳纤维机织物的发热工艺[J].闽江学院学报,2016,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