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志强1,马郑豫1,张大均2,马健云3(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童年期儿童应对方式发展的成因:特质论还是情境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姚海娟1,仝娜1,张珊珊2,巩彦斌3(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认知抑制对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陈慧1,何婷1,唐远琼2,唐怡欣1,陆风勇3,蔺秀云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山东省临邑县兴隆镇中学).共情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关系及影响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左婷婷1,胡清芬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儿童空间观点采择的自动性及其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夏晓彤1,段锦云2,黄辛隐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李回想1,2,彭茂莹1,2,杨娟1,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育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自尊对基于面孔吸引力人格特质推断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孙钾诒1,刘衍玲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去人性化知觉:内涵、测量及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3期
-
彭顺1,2,牛更枫1,2,汪夏3,张红坡1,2,胡祥恩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积极情绪适应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韩黎1,2,袁纪玮1,龙艳2(绵阳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苔花盛开如牡丹?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邱依雯1,2,娄熠雪1,2,雷怡1(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抑郁: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楚啸原1,2,理原1,黄志华3,雷雳4,俞明延5(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师生关系对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罗海风,刘坚,周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家长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高中生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作用——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张豪,马田雨,王媛,李彩娜(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省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健康重点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初中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变化轨迹:一项多元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吴晗1,2,魏昶1,陆惠诗3,赖伟平1,邢锦涛1,喻承甫3,甄霜菊1,张卫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社会退缩的中介作用与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郑显亮1,谢方威1,丁亮2,王雪3(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机电学院).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周莉1,耿靖宇2,王兴超3,雷雳4(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基本需要在导师排斥感知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吴捷1,2,魏芙蓉3,李佳琪1,2,吴瑕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高中生的亲子沟通质量对情绪性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刘勤学1,2,张聚媛1,2,林悦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手机位置和认知负荷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姜振丽1,2,张明浩1(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反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刘晓薇1,潘斌1,李腾飞1,张文新1,Christina Salmivalli1,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芬兰图尔库大学).班级环境如何影响受欺负者的适应?健康环境悖论及其发生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曹碧华,曾春雲,廖虹,李富洪(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长度对二年级儿童数字线估计表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马爽1,孔祥蕾2,王义卿3,屈智勇3,王晓华3(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母亲回应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王佳乐1,2,张慧1,杨敏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第一幼儿园).情绪效价与面孔类型对幼儿无意视盲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2期
-
颜志强1,2,苏彦捷1,2(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发展差异:元分析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1期
-
姜倩云1,王兴超2,刘兵3,王鹏程1,雷雳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省赣马高级中学).父母低头行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1期
-
林悦1,2,刘勤学1,2,余思1,2,周宗奎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父母忽视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1期
-
罗世兰1,张大均2,刘云艳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1期
-
王英杰,李燕,吴凡(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家庭功能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1期
-
赵云燕1,2,于荔1,连帅磊1,3,姚良爽1,孙晓军1(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体像烦恼的关系:体像比较和体像自我差异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