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小敏1,陈欣1,务凯1,赵国祥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联结和学业能力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一个多层线性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丁凤琴,孙逸舒,赵虎英(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的偏向性[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林琳1,2,3,邱少劼1,2,刘羽1,2,杨洋1,2,杨亚楠1,2,贾绪计1,2,3,徐战胜1,2,3,白学军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发展轨迹:界定亚群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仝宇光,李亚平,刘志国,宋耀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不同情境转换对重复学习条件下类别-例词回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李蓓蕾1,高婷2,张莉莉1,周楠1,邓林园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刘燊1,甘烨彤2,汪琛1,王高峰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中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35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陈奕荣1,2,吴忠良1,3(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华南地区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师范生感知班级氛围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王旭1,2,刘衍玲1,2,林杰1,2,刘传星3,魏灵真1,2,邱涵宇4(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第七中学).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赵亚飞1,翟乡平1,2,张光旭1,梁鑫1,辛素飞1(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成长型思维与坚毅的关系: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蒋欣玥1,2,林悦1,2,刘勤学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和环境敏感性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何灿1,2,魏华3,谢笑春4,雷玉菊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基于体验回避模型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李婷1,张又文2,李玥漪1,黄峥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坚毅力的代际传递: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张凤娟1,吴欢2,吕军伟3,王丹阳4,刘茜茜5(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州商学院学生工作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武汉东湖学院学生工作处).中学生群体对贫困生的外显与内隐刻板印象[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吴国婧1,程雪林1,李叶1,白荣1,邢淑芬1,李玉华2(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期儿童执行功能和语言的双向关系: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王颖,朱海东,张馨艺,肖沿(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学龄前留守儿童亲子依恋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祖孙依恋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程可心1,2,游雅媛3,叶宝娟1,陈志忠4(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天津仁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张潮1,程亚华2,3,李利平1,3,范雨婷4,伍新春3(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省心理与认知行为实验教学中心;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群体行为与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汉语儿童词语结构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预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周晓1,赵一燕2,黄砾卉1,雷怡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恐惧学习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张和颐,洪秀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认知环境与0~3岁婴幼儿发展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葛国宏(宁波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成人依恋与心理理论的关系:认知融合与经验性回避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温凯玲,陈萍,杨双,宁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前摄干扰对汉语听写困难儿童字形工作记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马小凤1,2,文美琪1,2,史凯1,2,杜青青1,2,姚贝1,2,穆缘1,2,霍小宁3(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重点实验室;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记忆编码策略对心境一致性记忆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孙俊才1,孙亚茹1,张文海2(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系;盐城工学院).人际情绪调节与内隐/外显积极情绪的关系:情绪调节困难的调节效应与表达抑制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2期
  • 周爱保1,胡砚冰1,刘锦涛1,2,鲁小勇1,王有丽1,周滢鑫1(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青少年社交焦虑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解释作用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 赵凤青1,程贝贝2,李奕萱3,刘志斌1,刘兵4,张宝山5(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郑州大学国际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核心家庭父亲协同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 姜永志1,2,白晓丽3,张璐1,4,赵思琦5(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民族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的关系: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 张艺涵1,张婷2,赵景欣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前教育系).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亲子分离年龄和分离时长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 袁言云1,2,王志航2,孙庆2,王东方3,尹霞云4,黎志华1,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累积家庭风险与贫困儿童情绪问题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 刘春晖1,刘思佳1,郭筱琳1,罗良1,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母亲男孩偏好和亲子沟通的关系:子女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 吴甲旺1,李红霞2,司继伟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计算流畅性与数学焦虑:基于变量为中心与个体为中心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