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佳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源民间叙事的亲缘关系——兼谈古代小说文体的民间性[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朱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大一统”: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符号[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汤志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沈周诗歌接受与明中叶吴中文坛的建构[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吴留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清初岭南诗派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宋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踵事增华:民族文化研究的“双创”[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重视农耕到尊崇祖业——论《诗经》农事诗篇观念意识的变迁[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傅道彬(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文学批评的“中国式”话语构建与学术表达[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彭玉平(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努力赓续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学的创造方式[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王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人类文明新形态格局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韩经太(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学本质的深化认识[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王博(北京大学).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朱曦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5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陈恩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近代文学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召开[J].文学遗产,2023,第4期
  • 张仲谋(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存世清词别集总目著录问题考论[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孙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读者反应:清末民初小说变革的一个重要维度[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王德华(浙江大学中文系).东晋南朝文学“二京地名”移置与南北地理观[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何良五(湖北大学文学院).谢庄的政治抉择与文学创作——基于对宋孝武帝朝政治、文化变革的考察[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谢文君(北京大学中文系).禅香诗与鼻观法:论五山文学的黄庭坚诗接受[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杨万里(山西大学文学院).金代士大夫的古物鉴藏实践、书写与文脉意识——以元好问为中心[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何诗海(浙江大学文学院).明清文体应酬功能之争[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徐燕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易安范式的生成和女性词的创作与批评[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李桂奎(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古代小说写人批评中的画论承变及理论贡献[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习婷(中南大学中文系).词体本色论中的绘画语言与词学阐释[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张毅(南开大学文学院).性灵诗与性灵画论——袁枚显灵通神的文艺思想[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孙宝(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南北朝体”视域下的徐陵禅代撰作及其影响[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吴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禁毁满译《西厢记》与金批《西厢》的传播[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蔡宗齐.“目击高情”与宗炳《画山水序》佛教文艺观[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杨传庆(南开大学文学院).《花间集》的诞生——基于后蜀初年伎乐建设及“诗客曲子词”创作的考察[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 张德建(河北大学文学院).“议论文章”与北宋时代精神塑造及文学变革[J].文学遗产,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