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成文明(山西警察学院).讯问中侦讯人员肢体语言运用初探[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王树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审讯中信任关系建构 ——一项基于个案的探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张静(山西警察学院).我国《社区矫正法》的功能评析与实施路径检视[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宋星衡(南开大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扩刊约稿启事[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3期
  • 陈永峰1,康家豪2(河南警察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公安机关应对扫黑除恶负面网络舆论策略研究——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例[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刘克华,范妮妮(山西警察学院).“课程思政”的多重涵义及其价值:一个类型学分析[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张雪梅(山西警察学院).基于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交通管理工程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山西警察学院为例[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马千里(东南大学).人脸识别信息的刑法应对:弥补与变革[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柳柳(江苏警官学院).全媒体时代涉警舆情引导中的议程设置[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贾建霞(山西警察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视角下“公安姓党”之探析[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邱雅娴,郭芷君(山西警察学院).课程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专业课程建设路径探析[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王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不真正不作为犯处罚路径的本土化建构[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马晓琳1,2,汪强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公安学院).理论·历史·现实:“两个确立”的三重逻辑意蕴[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林安薇(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公安院校学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陆俊青(上海公安学院).政治忠诚引领下知行信一体化的公安忠诚教育模式[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陈桂华,孟庆超(天津外国语大学).认缴登记制度下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法律问题研究——基于2017—2021年2457件加速到期案件大数据实证样态分析[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刘剑军(山西警察学院).《民法典》第1177条在讨债类警情处置中的价值探析 ——兼论民事自助行为的构成与法律边界[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白金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红经济新业态下食品安全犯罪大数据侦查研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原伟民(山西警察学院治安系).新时代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冲突与调适[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扩刊约稿启事[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高延飞(山西警察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立德树人视域下公安院校忠诚教育“大思政”体系建构[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史星平(山西警察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校训融入公安院校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山西警察学院为例[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贾佳(河南警察学院).轻微犯罪刑事制裁体系变革的动因、依据及原则[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李大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痕迹检验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李凤鸣1,陈勇2(南京工业大学;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检察院).论我国当前检察官惩戒制度的结构优化[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赵华(山西警察学院).校园暴力袭击案件“第一应对人”视角下的安全策略研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张耀文,罗文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特征研究——基于不同地区数据对比分析[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