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超(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展览持续推动的艺术史修正:新加坡五个木刻展览(1966—2016)[J].画刊,2022,第9期
-
黄碧赫(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战后东德艺术的展示与“两德的艺术”展(2009)[J].画刊,2022,第9期
-
张新英(关山月美术馆).数字科技为艺术博物馆带来了什么?——关山月美术馆·数字馆为例:一种全新的艺术研究和知识生产模型[J].画刊,2022,第9期
-
孟尧,刘庆元.在被动中讨活路:刘庆元访谈[J].画刊,2022,第9期
-
沈森(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非历史与散失的碎片[J].画刊,2022,第9期
-
苏伟.关于1949年后艺术中的科技图像以及一种研究方法的讨论[J].画刊,2022,第9期
-
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关于参与式艺术的一封回信:不赋予任何意义[J].画刊,2022,第9期
-
杜慧珍.互动、图像消费与家庭美术馆[J].画刊,2022,第9期
-
蒋林娟(《画刊》).“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一场精神游牧[J].画刊,2022,第9期
-
李琦(成都大学).从关注性别转向关注作品:观“别性别”展览有感[J].画刊,2022,第9期
-
鲁虹(合美术馆).新潮美术的一面旗帜——彭德[J].画刊,2022,第9期
-
李洁璇(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闾阎鄙贱”的格调:宋代工匠出身的画院画家(上)[J].画刊,2022,第9期
-
托马斯·克洛1,刘超2,毛秋月3,4,5(《艺术论坛》;海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济大学人文学院).18世纪巴黎的画家与公共生活:雅宴画与雅宴公众(二)[J].画刊,2022,第9期
-
杨小彦(中山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作为一种媒介[J].画刊,2022,第9期
-
王晓松.广告里的烟火[J].画刊,2022,第9期
-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世界上有一种艺术,和媒介扯不清[J].画刊,2022,第9期
-
王心耀.《中国风No.245》[J].画刊,2022,第9期
-
谈晟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玄对山水”:魏晋之际山水观念的转变(下)[J].画刊,2022,第9期
-
张向军.《巴比松的拾穗者/向米勒致敬》[J].画刊,2022,第9期
-
李勇政.媒体不是话语的中介,而是话语的自身[J].画刊,2022,第8期
-
刘柳(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刀枪:塑造《红色娘子军》女战士舞姿的技术之法[J].画刊,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