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根(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微观史研究中的历史普遍性问题——卡洛·金兹伯格微观史理论再探讨[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李军全(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纪念史研究的反思与突破[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董立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克罗齐“哲学与历史学同一”思想解读——兼谈哲学在历史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吴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构建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解决指导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命题[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金冲及1,金之夏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系).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金冲及治学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吴凌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走向五礼:汉唐之际正史“礼”类典志的变迁与意义[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周中梁(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明人对韩宋政权的历史书写[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董子云(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中世纪感觉史的理论、实践与展望[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贾登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史研究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交流与互动、自信和自主[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对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涂杰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超越东西文化的对立:饭塚浩二的世界史理论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3期
-
高希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试论历史思潮的学科定位及重要价值[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2022年历史理论研究综述[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李孝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郭沫若《十批判书》的同时代反响[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清季历史教科书的双重认同[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张建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奋进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之路——戴逸与清史研究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高寿仙(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为了变革而认识——黄仁宇对“洪武型财政”的病理分析[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李鹏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金山大学历史工作坊与南非社会史研究的兴起[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胡伟,赵兴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家如何经世致用——郑天挺的经验与意义[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思潮初析[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尤学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变迁与历史思潮、史学思潮的递嬗[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焦润明,洪业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劳动理念书写[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王超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论西方微观史学对宏观叙事的构建[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乔治忠(廊坊师范学院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略论社会文化思潮与历史思潮[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
朱露川(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演进路径和发展趋势[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