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滔1,谢宁静2(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晚明新封藩王的财源与权势 ——以惠王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陈金华1,黄云涛2(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漆画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相关问题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原宗丽(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党百年来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逻辑与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蔡庆丰,陈熠辉,李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产业政策、半强制分红与企业现金股利——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发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袁冬梅,李恒辉(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高了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吗?——基于产业层次和城市规模差异视角的检验[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孙国东(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算法理性”的政治哲学检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小荣1,2,张丽男1(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劳动力投资——基于“劳动经济学与金融”视角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韩宇(厦门大学历史系).老工业城市的再生之路:洛厄尔的转型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逄增玉(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孙宇(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台湾莎士比亚戏剧百年历史背后的权力隐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邓明,周慧(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谁从贸易中获益更大:大城市还是小城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黄永锋,张行津(厦门大学哲学系).日本古籍道经受容现象考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顾肃(南京大学哲学系).大数据与认知、思维和决策方式的变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曹升生(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克林顿城市授权区项目论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卜祥记1,刘雅兰2(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邬大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选址和校园的文化解读——纪念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晓红,杨俊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1939年马华抗战电影运动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铭清1,2,温晔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论台湾左翼“民众传播”观念的形成与内涵[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童敏,许嘉祥,高爽(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系).抗逆力理论的文化审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吴益兵1,廖义刚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国家能力视角下的政府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蒋凯,王涛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推进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冯霞,胡荣涛(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建发,范樟妹,张国清(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权变因素、有用性预期与管理会计应用——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问卷调查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艳霞(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论当代中国政治学者的社会角色认知与变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国深1,2,郭伟展1,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试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涉台公共政策体系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洪才,毛芳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