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雅1,邓江洪2,杨晓勇3,段留安4,罗贤冬5(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热带地区红土型镍矿风化壳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菲律宾南部苏里高Pili镍矿为例[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张航飞1,2,梁成1,何永刚1,竹合林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张金元劳模创新工作室).乐山市建筑用砂石土矿资源规划的思考[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魏海泉,陈正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汤加王国洪加火山的前世今生[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高秦1,丁嘉林2,张延青1,周鹏2,曾志杰1,厉子龙1(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椒江分局).95Ma是华南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转折点吗?——来自浙闽典型花岗岩体的证据[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郭向博,任东(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纺蛛总科(蜘蛛目:新蛛下目)蜘蛛化石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孙莉莉,高梦瑶.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第一批精品地学研学课程评选结果[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孙莉莉,高梦瑶.中国地质学会命名第三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张婧.中国地质学会发布《地质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规范》团体标准[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刘志强.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地质学教科书为中心(1853~1937)[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张子薇.中国地质学会新组建四个分支机构[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尹硕.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评选结果[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尹硕.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三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评选结果[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孙莉莉,高梦瑶.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三届科普奖评选结果[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代国标.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五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评选结果[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李廷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讲好中华大地上的丹霞故事——评郭福生等著《漫话丹霞》[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刘志强.碳如何玩转地球——从万物起源到现代文明[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地质论评》编辑(《地质论评》编辑部).《地质论评》刊头图案说明[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始一.“高山深谷频陶冶,智海书丛任享乐”——祝贺本刊主编杨文采院士八十华诞[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地质论评》、《地质学报》编辑部.《地质论评》、《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征稿简则(Instmctions for Authors)[J].地质论评,2022,第5期
  • 张晓1,2,蔡煜琦1,2,林双幸1,2,宋继叶1,2,王健菲1,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后疫情时代世界天然铀供需结构与我国天然铀供需趋势分析[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韩晨1,梁锋1,2,李海龙1,2,王涛1,2,张敏3,唐灵3(中国地质科学院;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基于背景噪声的自相关与HVSR联合成像在广东惠州城市浅层结构探测中的应用[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张金昌1,尹浩1,刘凡柏1,黄洪波2,梁健1,王瑜3,吴敏4,陶士先5(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自动化智能化地质岩芯钻探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袁利,蒋少杰,汪定圣,李婷(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李德东1,王玉往1,邱海成2,李建平2,张凤琴3,杜佰松3,解洪晶1,张志超1(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辽宁五龙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刘传朋1,2,邓俊1,刘同1,李兆营1,梁成1,姚永林1,张勇1,王凯凯1(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南天山东段乌祖尔恩布拉格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夏小洪1,2,刘图强1,2,尹川1,2,杨伟1,2,谭洪旗3,周家云3,王成辉4(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的首次发现及其重要意义[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张岱岳1,王树志1,曹冲1,王涛2,郭志华1(华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冀东金矿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来自锆石矿物学证据[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叶龙翔1,2,张达玉1,2,汪方跃1,2,姜重任1,2,陈雪锋1,2,张飞1,2,席晓晨1,周涛发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的成因及成矿潜力 ——来自锆石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证据[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 高粉粉1,2,李凯旋1,2,冷成彪1,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湘南香花岭锡铅锌多金属矿田的云母类型及对成矿的指示[J].地质论评,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