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启要,高淑红,白云鹏,张晓彦,庄英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非技术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5期
  • (《化工高等教育》编辑部).《化工高等教育》期刊声明[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5期
  • 王芳1,2,刘中秋2,李宝宽2(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东北大学PBL教学创新研究中心).新工科背景下PBL教学模式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郭玲香,杨洪,赵红,孙莹,姚琛,张雪勤,姜勇,李敏(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刘利,姚思童,张进,吕丹(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基于BOPPPS模式的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化学反应方向”的教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霍丽萍,张宇,曾媛,朱广忠(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信息素养通识课教学设计与初步实践——以文献检索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贾广信1,2,焦纬洲1,2,李裕1,2,李同川1,2,袁志国1,2,王海宾1,2(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北大学化工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项目式教学驱动面向新工科的化工原理实验创新——以中北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梁浩,周延,秦培勇,郑国钧,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袁绍军,李根,唐盛伟,郭孝东,梁斌(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立足工程实践的高校多元化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谢通慧,刘文彬,李德富,张永奎(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科专业手写板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吕中,程波,江南,赵喜红,户业丽(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培养目标合理性分析——以武汉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刘金库1,2,盛潇潇1,卢怡1,张敏1,孙慧萍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四性五度六环节对标法”打造应用型专业“金课”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曹丽琴,张红升,高大威(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金课”思政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军伟,涂国云(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校企融合引领下轻工特色的化工原理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朱静,沈国良,班玉凤(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马空军,高歌,刘晓玲(新疆大学化工学院).基于智慧平台的化工原理课程在线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帆,卢晓梅(南京工业大学政策研究与规划处).地方工科高校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莉彦,于洪杰,伍先安,魏鹤琳,李慧芳,胡明辉(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才亮,陈丰秋,沈律明,张林,张红,潘鹏举(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专业新型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刘梅,朱鹏飞,张世红(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科专业化学实验递进式教学模式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莉1,丁瑶2,金焰3,程璟1(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黄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AASS模式的化工废水处理虚拟仿真实践案例探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陈琳,杨巧玲,林修洲(四川轻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PBL模式与对分课堂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设计——以腐蚀试验与监测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巨晓洁,夏有强,李德富,刘文彬,李子元,杨坤,葛黎明(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丛杭青1,茶秋思2(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跨文化场景中伦理共识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王启要1,张蕾蕾1,常雅宁1,范惠明2,高淑红1,李书慧3,庄英萍1(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新工科背景下以CDIO理念为引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李德富,杜开峰(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改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浩淼,廖祖维,王靖岱,阳永荣(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过程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张雪芹,吕阿欢,何清,于春艳,王慧锋(华东理工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国外师德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 陆盈盈,王卓雅(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新化工背景下能源类专业超级电容器课程理论教学探索与内容优化[J].化工高等教育,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