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志伟,焦纬洲,祁贵生,刘有智(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工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赵文立,贾原媛,武莉娅,吴志国,郝庆兰(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由“解题能力”向“解决问题能力”转变[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苏勇1,Perelygina Aleksandra2,龚斌1,战洪仁1,金莹1,孙昊昉1(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系).高等院校力学类课程作业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订单式”“多变量”和“抢单式”“翻转讲”作业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周志伟1,汤吉海1,2,武文良1,任晓乾1,崔群1,周浩力1(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竞赛联动的化工设计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宋汪泽,姜文凤(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以酰胺的合成反应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刘慧婷,郝一成,李鹏程,周雨禧,王雨尧,杜槿阳,马玲玲,张香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适应性调研和问题分析——以化工原理A2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钊旭,柴华(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二级纪委建设探究——以上海高校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徐威,王瑶,俞路,李甜甜,肖武,张永策(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线上线下融合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雷冰,冯志远,郭宏磊,胡胜楠,孟国哲(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面向海洋强国战略的腐蚀防护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丁传敏,王俊文,刘世斌,张玮(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工专业课程多层次过程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袁珮1,林枞2,张宏伟1,侯琳熙1(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周静红,李涛,岑莲,钱刚,周志明,沈春银,殷强锋,叶光华,钮东方,刘小军(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基于OBE理念的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王世腾,程易(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停留时间分布理论的教学案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谢湘武,鲍嵘(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准入与例外——高等教育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及体系完善[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辛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育人与育才双重目标[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赵添堃,姬明宇,王鹏,刘源,赵佳鎏,杨明俊,蒲秀瑛(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马海英1,张广欣1,郭钰2,冯佳晖1(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华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混合学习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深层学习研究——基于创新抵抗视角[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戚燕俐1,张帅1,林本才1,薛冰1,任玉荣1,2(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双导师”和“双平台”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严宗诚,陈砺,吴妙娴,张正国,王秀军(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胡国琦,沈梁钧,仇丹,王家荣(宁波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基于“合作、共享、交叉”的地方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刘义1,李建国2,杨朝合1,赵东风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化工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闫鹏,程易(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系).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案例教学之膜反应器基本原理及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蔡文伯1,2,田璐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减贫效应的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白靖文,杨昱,付颖,徐雅琴,叶非,邢志勇,许晶,邹月利(东北农业大学 文理学院).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叶美玲,邵文尧,陈翠雪,张秋根,陈晓兰,宋毅(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高校实验室“五位一体,多元融合”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林妹平,马晓波,曹志杰,张轶炳,马玲(宁夏大学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我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方案对比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靳晓芸,程波,江南,吕中(武汉工程大学 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以建构为导向的实效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施秀芳1,2,史进进1,孙凯2,路翔1,张秋荣1,2,秦上尚1,2(郑州大学药学院;郑州大学药物研究院).“金课”视域下基于OBE理念的制药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 周佳,朱要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修课程建设与实践——以人工智能与化学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