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温志辉1,2,3,4,苑永旺1,2,3,张铁岗1,2,3,魏建平1,2,3,刘勇1,2,3,王建伟4,代硕1,2,3,郭鑫辉1,2,3(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力联合机械钻头修复失效钻孔方法及参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常鸿飞1,2,胡磊1,宋心怡1,秦福阳3,安爱臣1,张少华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钢箱模块叠合方钢管梁受弯性能试验与参数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马东阳1,郭东宝2,3,4,牛永杰2,3,4,张晓兰2,戴霜2,3,5(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秦岭成矿带甘肃段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分布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卢小龙1,2,高焕芝3,4,李芳3,王洪彬5,罗阳勇6,陈攀1,7(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防灾科技学院;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有机配合物对钛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与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石旭,初茉,董建飞,张梦霞,袁旖璠,王新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气流床气化细渣中碳-灰的结合形态及其解离特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肖军辉1,2,3,邹凯1,3,钟楠岚1,3,高德强1,3,李成秀4(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非金属矿粉体改性与高质化利用工程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稀土资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拜耳法赤泥钙盐氯化还原焙烧—弱磁选提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凌云嘉,陈军,孙宇,储鑫霞,陆芳琴,闵凡飞(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二胺在Fe2+掺杂高岭石层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周克强1,夏令1,宋少先1,易浩1,吴丽1,彭永和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日照地质地理信息大数据研究院).蒙脱石驱动的半干旱荒漠化矿区藻结皮快速形成及机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贺军义1,冯嘉莘1,焦华喆2,李远航1,吴梦翔1,韩一杰1(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改进UNet的混凝土CT孔隙裂隙分割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李树刚1,2,李泽帆1,刘鹏1,2,白杨1,2,严敏1,2(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西部矿井瓦斯智能抽采工程研究中心).煤对N2/CH4/CO2混合气体竞争吸附特征与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杨军1,2,闵铁军1,2,王亚军1,3,刘奔1,2,侯世林1,2,陈奎奎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无煤柱自成巷动压承载支护作用机理与设计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李全贵1,2,凌发平1,2,胡千庭1,2,李楠3,姜志忠4,钱亚楠1,2,刘荣辉1,2,李文禧1,2(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矿业学院).煤系地层弹性波阶段性衰减特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苗胜军1,2,杨鹏锦1,2,黄正均1,2,王辉1,2,梁明纯1,2(北京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多孔弱胶结岩石破裂的围压影响机制及压密-损伤本构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军1,马念杰1,王卫军2,任建举1,连小勇1,马振凯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蝶形破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袁永1,2,朱成3,王文苗1,陈忠顺1,梁小康1,4(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榆林汇森煤矿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冯家塔分公司).深部煤矿井下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翟新献1,赵晓凡1,翟俨伟2,钱红亮3,刘勤裕1,任柱安1,郭钊洋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综放开采上覆巨厚砾岩层离层和断裂力学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陈爱坤1,2,翟成1,2,丛钰洲1,2,孙勇1,2,郑仰峰1,2(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液氮循环冷冲击作用下煤体受拉破坏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磊1,商瑞豪1,刘怀谦1,2,朱传奇1,陈礼鹏1,范浩1,李少波1,邹鹏1(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含多裂隙煤体裂纹细观演化规律与相互作用机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凯兴1,2,吴少弘1,潘一山1,窦林名2,王学滨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块断裂对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影响试验[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褚晓威1,2,3,鞠文君1,2,3,卢志国1,3,石蒙1,3(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锚杆在高矿化度矿井水中应力腐蚀行为试验[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束庆东1,闵凡飞2,1,陈军2,1(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DFT研究Ca2+取代对高岭石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韩有理1,2,王星1,朱金波1,朱宏政1,2,王坡3(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装置强化煤泥调浆浮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陈增强1,2,阳磊1,2,赵光薪1,2,席童1,2,朱风龙1,2,段晨龙1,2,董良1,2,3,赵跃民1,2,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加工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细粒褐煤脉动气固流化床干燥分选协同提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林海飞1,2,季鹏飞1,孔祥国1,2,李树刚1,2,陈晨1,杨送瑞1(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三轴应力下原煤吸附CH4/N2变形时空特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程爱平1,付子祥1,邓代强2,3,戴顺意1,黄诗冰1,叶祖洋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高低应力水平下胶结充填体蠕变特征及分数阶本构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程敏华1,孟德伟1,王丽娟1,江乾锋2,王国亭1,赵蒙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差异化开发效果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超1,2,朱一民1,2,刘杰1,2,韩跃新1,2(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不同模数水玻璃对白钨矿浮选行为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邵延海1,吴维明1,陈桃1,唐悦1,叶国华1,简胜1,2,童雄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冶金研究院).碳酸钠对黄铜矿与辉钼矿分散行为的影响机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裴伟伟,马晓敏,樊玉萍,董宪姝,李帆,邢慧娟(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基于BPMA预测的特低灰煤浮选制备效果[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