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希康1,2,张凯1,2,段平洲1,2,王晓1,2,塔拉1,2,郭勇3,夏瑞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室;宿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基于APCS-MLR模型的沱河流域污染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刘昭玥1,费杨2,师华定1,2,莫莉2,漆静娴2,王超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基于UNMIX模型和莫兰指数的湖南省汝城县土壤重金属源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吴伟霞1,2,3,席北斗1,2,4,黄彩红2,3,李艳红1,李伟2,3,马彩云2,3,4,郭威2,3,唐朱睿2,3(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有机固废堆肥中产臭及除臭技术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李冠稳1,2,高晓奇1,肖能文1,吉晟男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基于遥感技术的青海省玛多县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黄蕊1,2,林震3,田发祥2,柳赛花2,彭华2,谢运河2,纪雄辉1,2(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埃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增施硅肥情况下化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顾艳林,宝冬润,侯磊,梁启斌(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洱海河口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焦宇欣1,2,李东阳2,龚天成2,常燕青3,孙孟阳2,全文洁1,2,杨天学2,王铭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光谱色谱分析热解温度对沼渣生物炭DOM组成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郭云1,王建生1,留莹莹2,黄炳昭1,蒋玉丹1,韦正峥1(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构建及与现有评价体系的比较:以丽水市为例[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杜芳1,彭剑峰2,王亚俊2,张旺3(中国矿业大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运河北京段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及关键控制要素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康宝文,肖芃颖,周靖,袁港,郭雷(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膜层DO浓度对MABR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郭渊1,杨明儒1,何佳1,2,秦宁3,吴丰昌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体硬度对锌的水质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齐一谨1,倪经纬1,赵东旭1,张宁1,纪甜甜1,龚山陵2,1(河南天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邢台市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李敏1,2,付丽亚1,2,谭煜1,2,赵檬1,2,周岳溪1,2,吴昌永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Mn-Ce/γ -Al2O3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朱晓晶,钱岩,李晓倩,李志刚,郭辰,王占山,魏永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黑碳气溶胶的研究现状:定义及对健康、气候等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夏宇翔,孙霞,陶瑞东,张萌,郑明明,梅运军(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市某居民区典型场所微生物气溶胶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宋佳宇1,2,秦榕3,杜显元1,2,吴慧君1,2,梁立宝4(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点源炼油废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杨文杰1,郑志永1,2,余甜甜1,张业帆1,曹启浩1,符波1,2,刘和1,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蓝藻泥流变学性质与压滤脱水性能的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郝雅琼,黄启飞,杨玉飞,王宁,刘宏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鉴别与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及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吴倩兰,雷景铮,王利军(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大学校园室内环境PM2.5中PAEs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钟慧1,2,3,刘先哲1,杨召阳1,丁卉1,2,3,刘奎1,2,3,刘永红1,2,3(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东省交通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中心城区公交车站颗粒物污染暴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姜林1,2,3,张文毓1,2,3,钟茂生1,2,3,李晓宇1,2,3,王世杰1,2,3,周友亚4,赵莹1,2,3(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污染场地风险模拟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危险物质泄漏场地污染应急响应与清理制度及关键技术[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郭雨萱1,2,魏帽1,2,田明月1,孙馨宇1,郑文霞1,2,马远帆1,2,郭福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八种主要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特性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张逸扬1,2,3,4,周红根1,乔贺1,徐进1,刘寅1,2,3,4(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多源探测的南京市大气污染状况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石钰婷,季斌,王初初,苗璟仁,孙冲,杜志宇(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藻-菌颗粒污泥工艺在自然光昼夜交替条件下处理含复杂有机物生活污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车琦,王继华,崔红,黄涵(哈尔滨师范大学).一株磺胺二甲嘧啶抗性菌的筛选及抗性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周民锋1,刘华欣2,魏恒1,缪青1,徐亚清2,余心吾2(江苏省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苏州市冬季大气VOCs的观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0期
-
王深1,吕连宏1,张保留1,王斯一1,吴静1,付加锋2,罗宏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基于多目标模型的中国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