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少奎,罗焇湝(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EBPR工艺污泥中聚磷菌多样性与除磷潜力评价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折开浪1,2,姚光远1,赵玉鑫2,徐亚1,刘玉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碳化对焚烧飞灰“减污降碳”协同处置潜力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杨渺,江腊海,谢强,吴瑕,艾蕾(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王宏洋1,孙宇巍1,王旭2,赵晓丽1,吴丰昌1,井鹏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美国针对高氯酸盐环境风险的管控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蒋煜峰,邓雪儒,南志江,刘鹏宇,王刚(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施加牛粪有机肥对灰钙土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机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江磊1,马光正1,刘凡1,王涛2,黄蕾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资源型支柱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以赣州稀土产业为例[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邓普荣,姚志,刘勇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基于线虫生物多样性的稻田镉污染土壤修复成效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黄淑卿1,赵瑞一1,张乾柱2,何世季1,何迁1,黄薇巍1,刘畅1(重庆交通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土壤CO2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侯德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我国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大科技难题[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肖建军1,2,汪太明2,王业耀1,2,杨琦1,师耀龙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于潘1,张黎烜1,尤庆敏1,庞婉婷1,曹玥1,马煜2,谢慧钰2,王全喜1,金小伟2(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综合硅藻指数的建立及其在淡水生态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林明兰,林田,徐良,贺静(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长江水体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与通量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史亚利1,2,3,张博钠1,2,3,郑哲4,蔡亚岐1,2,3(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全氟和多氟烷基类物质在大气环境中的存在和行为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宋博宇1,郑哲1,吕继涛2,黎娟2,王亚韡2(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氟和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s)的环境转化与分类管控[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宋博宇1,白露2,3,4,黎娟3,高鹏1,张彩丽1,高洁玉1,王亚韡2,3,4(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我国氯化石蜡的环境赋存、人群暴露与管控:现状及展望[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张施阳,李青青,杨洁(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开挖异味风险评估及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杨彦1,2,3,张梦迪1,陈浩佳1,3,麦碧娴4,徐建5(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群暴露参数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沈培福1,靳全锋1,2,周雨欣1,徐端妙1,黄海松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浙江省O3浓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赵方琳1,叶正芳2,陈艳玲1,翟雪1,康蒙恩1,白雪1,3(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生物亲和聚氨酯处理污水的原理与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吴雨晴1,朱宗强1,2,3,张立浩1,2,董翼1,刘霜霜1,朱义年1,2,3,李艳红1,2,3(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纳米钯铜改性毛竹炭三维电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孔德宝1,马云峰1,王容1,陈彤1,林晓青1,李晓东1,籍龙杰2,3(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建工绿色能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VOx-MoOx/TiO2催化剂低温催化降解一氯苯及二英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朱超飞1,杨文龙1,殷也筑1,杨茜1,杜兵1,范红利2,吕美玲2(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赵婉屹1,刘萍萍1,孙健1,宋贤征2,徐红梅1,杨柳1,沈振兴1(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中地区散煤源PM2.5污染防治的健康经济效益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吕婧1,2,杨震1,吴卫东1,沈振兴2,刘静3,李毅辉1,陈静1,张霖琳4(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西安交通大学;中遥环境(西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耦合观测数据-模型计算-案例分析的臭氧综合预报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张杰,赵璞君,夏星辉(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流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机质对全氟化合物赋存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郑平平1,2,陈晓倩3,沈璐3,吴强2,刘敏3(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检测中心生物与安全检测实验室;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镀企业周边地表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张晓龙1,秦浩2,牛俊杰3,张殷波1,史利江1,郑元润4(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五台山亚高山-高山草甸群落多样性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宋子杰1,2,赵龙1,党秀丽2,侯红1,蔡世鑫2,王京原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中三价锑的老化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尹文华,刘丽君,李旭东,谢丹平,杨艳艳,韩静磊,彭江波,何志远,冯桂贤,黄汉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火化炉烟气二英减排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陈思哲1,刘国华1,李波2,齐鲁1,王洪臣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申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和碱性双氧水预处理对水稻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