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欢,刘朝辉(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与路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许艳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俄罗斯家庭政策与家庭福利体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高蕾(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对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性别检视[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胡晓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学科化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金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法国现代家庭政策应对社会问题的内在逻辑及其制度体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郑丹丹(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遵从与退缩:县城青年婚恋的性别差异与变化机制 ——基于河北省S县城15名大龄青年的经历[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孙蔷蔷1,房阳洋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模型建构与实施 ——以集体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练,杨美男(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健康素养状况研究 ——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腾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运会的女性媒介形象塑造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龚伟亮,陈育嵩(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影像奇观·他者凝视·自我叙事:奥运官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范红霞(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历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基于经典著作和文献文本的解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天民,高涧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与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贾春(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张荣丽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在传道授业之路上撒种收获[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利群(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铭记教诲感党恩 踔厉奋发担使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黄晶,贾春(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法学院教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修改研讨会[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春玲1,郭亚平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及其变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苏明月1,陈新蕊2(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教育立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刘爱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相对资源、性别角色观念交互影响下的夫妻家务劳动分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司艺旋,杨笛(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看小孩的大男人”:男幼师群体的职业处境与男性气质建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张琪,初立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催化剂还是负作用? ——家庭因素、工作时间与女性幸福感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肖巍1,覃愿愿2(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于海渤1,王智慧2,陈晞1(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女性身体观及体育思想探骊 ——以唐代女性观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叶鸿宇(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半岛电视台的性别议题表达与国际影响力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陈爱武(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从家事到国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意义阐释[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