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伍海泉,李天峰,周付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制度轮廓与规制特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权国龙1,杜华2,马丽3(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乡村教师智能素养:“桥接”框架、演进阶段与保障条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王志军,虞天芸(江南大学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国际联通主义学习实践的图谱、特征与展望[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韩继宁,刘革平,王思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元宇宙中社会化交互学习的特征与发展路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江波1,2,3,章恒远1,2,魏雨昂4,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如何判定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有效性——基于因果结构分析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欧阳忠明1,王江雁1,王燕子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从受教育权到终身受教育权:基于UNESCO教育理念变迁的梳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詹泽慧,季瑜,赖雨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课标导向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开展:基本思路与操作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石伟平1,郝天聪2(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如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当代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杨刚1,郑丹1,曾群芳2,李倩1(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实验中心).“双减”背景下学校社团活动跨学科融合创新:逻辑、挑战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毛耀忠1,刘旭东1,宋晓琴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决策咨询研究所).沉浸式虚拟现实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基于54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陈丽1,何歆怡1,郑勤华2,王怀波3(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重构认识论基础:成人终身学习的新知识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郑永和1,王一岩2,吴国政3,赵瑞珍3,肖斌3(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二处).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现实图景与发展路向——2018—2022年F0701资助情况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刘美凤,刘文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能力分组教学何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胡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课堂对话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实践——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考察[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郑太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学习科学领域课堂视频研究的方法论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吴峰1,张懿丹1,邬跃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教育平等的影响——基于2000—2020年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李艳1,王丽1,沈晓恬2,徐翎衲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学军中学).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类社团经历对参与者职业倾向的影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米桥伟1,杨现民2,李康康1(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如何识别网络学习资源的进化状态——一种基于信息体量的量化表征方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