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储陈城(安徽大学法学院).刑法修正的趋势与约束机制的演变[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黄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折衷刑法观:安全与自由的平衡[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张善根1,曹立群2(上海政法学院;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治理观及其转型 ——基于概念史的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张泽辰(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解释方法的反思与重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吴冬兴(华东政法大学).积极主义刑法观视域下的未成年人保护刑事立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毛乃纯(郑州大学法学院).降低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的对策 ——立足于积极主义刑法观的尝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赵姗姗(西北政法大学).积极主义刑法观下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刑法适用 ——围绕司法解释性文件的展开[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马雷(江苏警官学院).再识、透视与审思:罪错未成年人刑罚替代措施的理论辨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田相夏.积极刑法观的倡导与适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艾瑞克·简纳斯1,于波2,咏絮2,艾米丽·波拉切克1(威廉·米切尔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重构儿童性侵问题的治理路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2期
  • 刘宪权,石雄(华东政法大学).对刑法修正案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商榷[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王贞会1,2,3,王大可2(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社会调查报告法律属性之争点整理与再探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孙道萃(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学术部).关于《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罪名的立法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赵拥军(华东政法大学).论《刑法修正案(十一)》第27条的修改 ——兼论性防卫能力削弱司法鉴定意见下强奸罪认定标准的本质回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张小宁(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经济刑法理念的转向:保障市场自律机制的健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丁慧洁,徐丽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监护监督考察制度中检察机关的地位与作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江山河(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美国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吴思远(华东政法大学).从单向赋权到二元交互:再论刑事协商的内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李振林.《刑法修正案(十一)》若干规定的解读与反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陆诗忠(烟台大学).对“犯罪着手”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 (《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青少年犯罪问题》征稿征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