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仕春(西南大学文学院).《当代汉语学习词典》——融入世界辞书体系的新尝试[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由“舍今取古”现象看华语与早期国语的一致性[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方勇(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东北方言语义探源研究三则[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燕,苏勇(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文献计量学视角下我国教师全球胜任力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谢梦梦,苏春景(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院).人工智能背景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机遇·挑战·策略[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海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华文化在南非传播的意义、内容及路径[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于作敏,赵慧峰(鲁东大学图书馆;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报刊史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建构——以中央级党报党刊为重点[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成良(鲁东大学文学院).个媒体: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的自组织叠聚与全景形态[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仇玲,张翯(鲁东大学文学院).乡村产业振兴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下沉式”MCN平台建设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洪祥(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拉科尼亚黑劳士与斯巴达海军[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永俊1,秦跃宇2(首尔大学人文大学院;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刘台拱《论语骈枝》考证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仇志群(聊城大学文学院).张志毅《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季兵1,2,李森3(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情感认同: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者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想信念教育意蕴[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功迪,刘合波(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拯救自然:莫诺湖加利福尼亚海鸥保护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版权声明[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度重点选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智初(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辞书编辑室).《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10个靠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裴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论“内卷”与“躺平”的生存焦虑[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蔡文秀(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机理·路径:中国社会保障助推共同富裕的理路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崔姗姗,贾燕子(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目”“眼”词义历时演变比较研究——兼谈多义词研究对辞典编纂的作用[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立敏(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参与传播学视角下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周海宁,张翯(鲁东大学文学院).诚信积分:以“诚”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基于荣成市乡村振兴政策的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纪孔1,刘璟2,张德强3(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鲁东大学山东省与韩国交流合作研究中心).基于教育统计数据的韩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颖慧(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郝懿行《海错》的训诂内容、特色与研究价值[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单爱慧(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于冰山模型的特殊儿童教育在线资源建设的知识点提取研究——以抽动症儿童为例[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度重点选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魏伯河(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国学研究所).《县令箴》及其作者古之奇考论[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孙旭辉(浙江树人大学中文系).汉魏六朝咏物赋体物日常化与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转捩[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赵欣1,南健翀2(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09—2019年国内英国犹太文学研究考察与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