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郝雅茹,高加龙,曹文红,秦小明,苏伟明(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实验室/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镉、硒胁迫下华贵栉孔扇贝消化腺差异蛋白表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程顺,韦永春,蒋文枰,迟美丽,刘士力,郑建波,杭小英,彭苗,李飞(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武力1,李隆威1,王汝建2,肖文申2,陈志华3,葛淑兰3,黄鑫1(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成矿重点实验室).晚第四纪东南极普里兹湾外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欢1,张培珍1,沈晨1,李高聪1,高守勇2(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湛江水声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短时频谱特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陈祖椿1,张建桦1,陈月碧1,张宁1,郭昱嵩1,王中铎1,董忠典1,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不同盐度下双酚F对海洋青鳉胚胎的毒性效应[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杨惠婕,张玉蕾,刘碧洪,李长玲,黄翔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太平洋亚历山大藻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陈红丽,邓承城,刘阳,黄翔鹄,李峰,张玉蕾,李长玲,张宁(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波吉卵囊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氧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田海军1,任胜杰2,杨铁柱1,杨治国1(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暴露对黄颡鱼稚鱼的遗传毒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钰洁1,2,李扬1,丁瑞强3,钟权加2,涂石飞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增强前后降水特征的差异[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兰伟康1,2,李光1,2,高保全2,3,刘萍2,3,吕建建2,3(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三疣梭子蟹IAG基因结构及不同剪切体时空表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陈鹏宇1,2,王芳1,2,3,刘硕1,2,岳圣智1,2,宋亚男1,2,金兆一1,2,林远山1,2,3(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鱼类集群行为建模[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李浩1,2,周红1,朱建新2,刘洋3,崔正国2,陈世波4(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恒兴渔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卓越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刺参双通道自清洁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饲料中海泥比例确定[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丽欣,梁旭方,武佳琪(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鳜鱼研究中心).翘嘴鳜早期基因c-fos的分子特征与表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岳文1,李翠田2,林阳阳1,冯天乔1,王丽荣2(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中心).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历程与展望[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陈嘉声1,韦宏杰1,杨奇慧1,谭北平1,陈宇航2,林华杏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五倍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结构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谭传港,喻达辉,任童童,徐志雄,何积翠,李素萍,白丽蓉(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珠母贝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若兰1,周春霞1,2,洪鹏志1,2,刘唤明1,2,刘璐1,马焕塔1,黄晓冰1(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pH值对罗非鱼肌球蛋白乳化性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祥,黄瑜,蔡佳,简纪常,王蓓(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miRNA-155靶向SOCS5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吴炜俊1,梁喜丽1,陈伟澎1,黄宇豪1,范秀萍1,2,秦小明1,2(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罗勒精油对运前暂养珍珠龙胆石斑鱼应激缓解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刘婷甄1,郑少军1,2,3,严厉1,2,3(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高等学校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南大洋中尺度涡活动的季节变化[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郭慧1,李腾1,2,张秀霞2,3,鲁耀鹏2,张泽龙2,3,李军涛2,3,郑佩华2,冼健安2,3(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市海洋生态与养殖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海洋生物资源功能性成分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凡纳滨对虾过氧化物还原酶3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佩佩,何鹏飞,严忠雍,方益(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室/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婧,李铭军,曹奔,施兴华(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风浪夹角对浮式风机水动力及发电效率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郗亚凡1,林海生1,2,曹文红1,2,郑惠娜1,2,秦小明1,2,高加龙1,2,章超桦1,2(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实验室,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三种南海礁栖海参体壁营养成分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黄煜钦1,孙钦秀1,2,刘阳1,魏帅1,王泽富1,韩宗元1,夏秋瑜1,夏文1,吉宏武1,刘书成1(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水产预制食品加工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交联淀粉对虾肉糜3D打印效果的影响及机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周猛,洪惠,罗永康,谭雨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鲟鱼内源丝氨酸蛋白酶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许振民1,陈子钊1,崔海涛1,王中铎1,郭昱嵩1,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红鳍笛鲷皮肤色素细胞组成、分布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田丰歌,何静,王符菁,黄颖华,庄泽彬,黄彬彬(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夏季珠江口两种网型网采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比较[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夏琼1,2,陈泽楷1,李高聪1,付东洋1(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气候变暖下全球大洋大、中尺度过程变化[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