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书刚(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刘畅(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曹金合(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论莫言小说的复线式结构特征[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桑东辉(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国学院).魏晋时期忠君道德管窥——以《世说新语》为例[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刘献丽(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以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例[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李菲(黄淮学院发展规划处).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郭晓雷1,杨春丽2,宋俊1,屈也1,刘文富1,衡耀付1(黄淮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和传递[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华云刚(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以佛解庄”的源流、影响及可行性考辨[J].天中学刊,2022,第4期
-
易重华,张德雄(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基础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兼论红色基因的传承机理[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张俊雅(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跨境网络浏览合同仲裁条款的司法规制[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高原(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基于教育原点的《论语》修习与传承——《论语》“君子”与“小人”之别新论[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曾敬宗(肇庆学院文学院).裴崇有思想探微[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冀志强,李黔(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论美在席勒美育思想中的矛盾位置[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殷文贵(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郭继文(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化使命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龚芳敏(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概念比较视野中的戏仿意涵分析[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周挺启(浙江大学出版社人文与艺术出版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古文献学研究的特点[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郜敏慧(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奇逢讲学活动及其教育理念探析[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王玉姝(白城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华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吴伟正(黄淮学院党政办公室).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生忠军(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韦德良(黄淮学院体育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策略[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耿晓辉(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部).“太和诗学”的建构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兼论饶宗颐的旧体诗词创作[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徐竹雅筠(南开大学文学院).“十五贯”故事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高小慧(郑州大学文学院).明代中州文学社群考论[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稂志艳(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康建强1,李英华2(白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自由人生图景书写[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高会敏(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文汇报》副刊中的爱情书写(1938―1958)[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王志阳1,曾文娟2(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名门气象:许结教授的赋学教育[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
鲍震培1,吴艳艳2(南开大学文学院;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俗文学中鹦哥孝母故事演变及文化意蕴[J].天中学刊,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