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天明(天水农业学校).定植期及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生长发育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张平良1,刘晓伟1,李兴茂1,倪胜利1,黄勇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崇信县种子管理站).优化施肥对陇东旱塬宽幅沟播冬小麦产量、氮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王立1,2,惠娜娜1,2,李培玲1,2,郑果1,2,李继平1,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2016—2020年西北部分地区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张婷,李晓林(金昌市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菜心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王国秀,陈占玉,黄永亮,李冲(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绵羊APOA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陈占玉,黄永亮,王维民,李冲,王国秀,李明月(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绵羊HSPA1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彭莉洁1,刘广才2,许德蓉2,王亚民3,邓晓奋4,于涛2(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陇东地区旱地玉米套种柴胡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李明松,谢贤斌,陈永安,陈剑洪,许朝辉(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鲜食甜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郑润东1,范培清2,孔庆霞2,雷海波1,郝莹1,刘文1,3(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城乡产业融合实验室).生物基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在农林生产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魏廷邦1,2,3,魏玉杰1,2,3(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甘肃省特种药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安全利用重点实验室;武威市祁连山区道地中药材生态栽培技术创新中心).武威地区中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彭玉姣(皋兰县种业监督中心).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李伟(郸城县农业农村局).牛结节性皮肤病全球流行现状及免疫策略[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赵婧1,李星2,冯朝成3,周丽娟4(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平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夏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基于抓点示范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许延霞,瞿士鹏,王琴,梅兴天(甘肃省金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气相色谱仪检测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条件优化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张海峰(兰州城市供水集团).兰州地区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大树夏季移植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李世晓1,2,第红君3,王国基2,李富亮2,汤芳3,刘悦善3,张宇3,胡丹3,刘明明2,孙宇燕4(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甘肃省种子总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品种五谷568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制种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王统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我国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陈辅志1,王莹1,席晓飞1,卯旭辉2,贾秀苹2,何永宏3(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中垦玉种业有限公司).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孙振宇1,2,3,黄瑾1,2,3,张勃1,2,3,谢晓丽1,2,3,金社林1,2,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植物保护甘谷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冬麦区2021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俞华林,杨继忠,罗健科,魏孔梅,师学豪,赵宝勰(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7期
-
唐文雪1,马忠明2,魏焘1,连彩云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地膜残留量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
王兴荣,张彦军,李玥,李永生,祁旭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
周贤豹1,潘海发2,朱军3,谢庆梅2,石佩2,张金云2(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一种桃高光效宜机操作新树形 ——倒“个”形[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
孙小东,杨振常,郑彩霞,李榕鑫,郭有琴(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同密度对旱地藜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
李掌1,张开乾2,马忠明2,吕和平1,文国宏1,曲亚英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打造马铃薯种业强省对策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
侯栋,程鸿,胡志峰,岳宏忠,唐桃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
罗得宁1,王建连2(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普惠金融助力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