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绮梦頔1,张春平2,常耀文1,吴镇宇3,刘霞1,陆威1,郑伊铃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基于ROC曲线的山区沟道提取最佳汇流量阈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王蕾1,2,杨震1,刘笑2,陈浩1,3,曹磊1(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关中地区沙尘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吴霞1,2,蔡进军1,2,王长军1,李维倩1,陈刚1,2,白阳阳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银川观测试验站).银川平原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驱动因子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陈怡宁1,程翔1,范梦余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廊道型旅游地游客感知与空间分异研究——以独库公路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郝孟婕1,刘美英1,赵宝平2,王清宇1,敖敦1,王永宁3,杨波4(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农业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叶面肥抑制春小麦Cd吸收效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刘雪英1,黄露希2,赵云霄1,郝瑞强3,蒙仲举2,张燕如1,凌侠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沙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柳栽培基质对猴头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张倩1,包庆丰1,孙志宏1,郭月峰2(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基于多目标的生态脆弱区柠条平茬模式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赵晓玉1,2,李明达1,王子寅1,2,刘慧丽1,2,马若石1,2,刘秉儒1,2,3(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生态保护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宁夏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宁夏罗山不同林分凋落物微生物群落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潘海伟1,郝龙飞2,秦富仓1,李赵毅2,张盛晰2,许吉康2,吴帅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砒砂岩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特征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张燕,梁进一,韦玲霞(兰州市国土资源评价研究院).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李孜沫(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基于环境要素的民国时期霍乱流行危险分区及演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周文慧1,钞小静1,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流域数字基础设施、经济发展韧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基于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余志刚,孙子烨,金鑫(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秸秆还田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张青松,郑少锋,卫佳静,李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网络数字化、信息能力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郑密1,2,吴忠军1,3(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民族旅游研究基地).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影响机制及其因素差异性研究——以瑶壮侗苗民族村寨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赵兴国1,唐承财2,董培海1,王俊春1,施江义1(保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线性遗产复合型旅游廊道构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何琪敏1,谈国新1,郑淞尹2,史中超1,3,王俊1(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东京都市大学环境学部).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多元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黄绚,冀昊,徐苗苗,宋玉翠,李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来自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牧户的经验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张瑞1,赵凯2,谢先雄3,周升强4(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生计资本如何影响农牧户的减畜行为?——基于农牧交错禁牧区微观时序追踪数据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曹鹏辉,齐晓明,杨雯,佟宝全(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碳储量预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刘惠秋1,2,3,李晓东1,2,3,杨清1,2,3,巢欣1,2,3,杨胜娴1,2,3,闫冰洁1,2,3,巴桑1,2,3(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青藏高原湿地与流域生态系统实验室;西藏大学地球第三极碳中和研究中心;西藏大学麦地卡自治区级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刘雅娜1,李袁凯1,王金莲2,樊明寿3,张子义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种子管理站;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高齐1,盛阳阳1,赵志伟1,王砚涵1,张永虎2,张永平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不同类型保水剂对旱作谷子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李成龙1,周宏2(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农业规模经营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以病虫害防治环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杨朔1,郑晓筝1,赵国平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关中平原城市群“三生”空间生态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李颖超,淮建军,张欣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气象灾害+新冠疫情”下黄土高原农户生计恢复力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车录胜,殷淑燕,郭艺澍(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清代历史水灾时空分布变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李青山1,2,林光鑫2,谢腾蛟2,王丹3,杨广焱2(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流域各环境介质中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探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 陈吉吉1,2,陶蕾1,2,刘保献1,2,席玥1,2,徐蘇士1,2,荆红卫1,2(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永定河补水地下水质量评价及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