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子贤,敦译霆,刘畅,陈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具核梭杆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李春玲,何磊燕,付盼,陈赛阁,王爱敏,张蕾,王传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2020年上海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刘利波1,范东瀛1,安静1,周红宁2,王培刚1(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基孔肯亚病毒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田青右,朱园飞,常豪,于琳,邓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绿色荧光蛋白分裂肽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模型的建立[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唐小丽1,封毅2,卓少元2,乐宁2,尚立国2(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陆怡凯1,袁舒颖1,杨源博1,巫祺乐1,方子璇1,刘岩1,陈力2,孙桂芹1(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及其感染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蒙志好1,韦永忠1,廖光付1,吕康言1,陆雪萍1,左勇1,蓝珂1,唐月璐1,沈银忠2(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感染科;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广西地区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分枝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韦栋1,陈咏妍1,时国朝2,张欣欣1,王颖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临床病毒研究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免疫学研究所).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干扰素刺激基因15 mRNA表达特征的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一健康基金”成立[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2期
-
陈润1,白嘉诚1,狄玉昌1,钱嘉宁1,毕静1,张雪莲1,2(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工业菌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蛋白丙氨酸乙酰转移酶过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崔泽林1,Sebastian Leptihn2,李明月3,郭明权4,高晶5,李擎天6,曾令兵7,周与华8,韦艳霞9,郭晓奎10,Nigel Temperton11,冯婷婷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研究院;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病理和检验医学系;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噬菌体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南昌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徐州医科大学病原与免疫学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医学院;英国肯特大学梅德韦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基于暴露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对医院开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 型检测的可行性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赵琳珊,徐广健,陈俊文,孙翔,邓启文,余治健,李多云(深圳大学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感染科及内源性感染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无乳链球菌临床株对四环素类的敏感性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王琦琦,李若瑜,刘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感染并发症[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冯净净,陈家君,施天昀,何燕超,揭志军(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白细胞介素-33抗体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小鼠哮喘的效果观察[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冯雨薇1,张烽2,3,1,王雪松3,4,1,夏艳萍2,3,华皎5,1,曹宏2,3,6,1(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功能食品临床评价中心;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控制科;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抗糖尿病药物的“肠道机制”[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瞿涤,张文宏,陈力,卢洪洲,王洪海.2021年:治愈地球的创伤[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王嘉琪1,胡栩策2,刘延刚1,陈生林3,任浩1,戚中田1(海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海军军医大学教务处;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细胞膜转运分子ABCC3和SLC7A7在肠道病毒A71型感染中作用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韩静1,2,蒋忠胜3,王刚2,4,张鹏3,胡家光3,韦吴迪2,5,张洪1,2,何锦豪1,2,李玥琪1,2,宁传艺2,6,梁浩1,2(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特征及Mp1p抗原快速筛检的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束金辉1,张俊玲2,赵俊2,王明丽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诱导蛋白-6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微生物与感染》稿约[J].微生物与感染,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