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超(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局·困局·破局:运用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刍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宝君,郎爽(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四全”生态格局建构理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常丽娜(厦门大学哲学系).入化与归真:宇宙生命视域下庄子的超越生死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宋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无知之教”反思[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春雷(吉林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困境与实现路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费驰(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末日本对鸭绿江浑江流域的秘密侦察 ——以三浦稔的《复命书》为中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黄季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红楼梦》:满汉文化交融的丰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付勇(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伊犁师范大学中国锡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满文第六元音的语音特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丽红,李晓瑞(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林黛玉“恶梦”的神话原型式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樊志斌(曹雪芹纪念馆).清代旗人与《红楼梦》的传播 ——兼论曹雪芹家族的身份、婚姻与清代京师“红学”的形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朴1,杨旸2(吉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钗黛合一”与“兼美”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原型 ——“红学”一大公案的一种探索性解释[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郝文军(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盟旗制度与清代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春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满族“星神”神话及其文化阐释[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宁宁,周正(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吴弦(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城乡对比研究 ——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俊虎,王晶(延安大学文学院).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中的底层文学书写 ——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中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董振邦1,夏远力2(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语言接触:赤峰汉语方言语音特点成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小雪(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康雍两朝满文《盛京内务府档》与《黑图档》文本比较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师吉金(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个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长海,倪嘉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论”的知识社会学审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鹏(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大清律例·强盗》例文所见清代强盗罪中的几个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谭宏姣,王思喆(吉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选择规律及特点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郭敬东(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理学政治之维的开显:论胡宏治道思想及其生成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雪根(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列朝诗集小传》勘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孙瑛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林安梧(山东大学易学及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正视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上) ——兼论研究者的态度、话语与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旺(吉林省教育学院).教育现代化: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 ——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任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鲍丽达(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代宗学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杨思远,张玉倩(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浅析清代锡伯族戍边屯垦及其经济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小燕1,2,赵相斌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思想政治工作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