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柴琳,李佳嬴(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子“道”之形而上学阐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师吉金(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大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力度:意义、问题与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孙惠欣,张亚平(大连大学文学院).韩国古代爱情家庭类汉文小说用典解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徐洁(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清前中期帝王的国家礼制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楠1,2,楠木贤道3(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入关前满洲乌苏氏家族旗籍演变考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世忠,唐纪北(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北魏邴勖墓志考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于杨,钟茂昌,郝珂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校虚拟仿真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型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崔玥珺1,王乾宇2(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内蒙古大学经济学院).思政育人的五维向度 ——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彭传华,周昱池(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阳明谦德思想的道德教育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选》编纂宗旨与梁代“孝”文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闫佳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由“生”到“仁” ——先秦儒家成己成仁的观念诠释[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云峰(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本、风格及功能:论顾城海外谐诗[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孙伟祥1,迟安然2(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吉林建筑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朝后族传统政治特权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孟鑫(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价值的多维性平衡 ——求知、审美与育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石绍庆1,黄日暖2,江桂珍1(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广东教育杂志社).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认同危机与纾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海霞,王嘉枫(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及其唯物史观叙事逻辑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徐亮,崔英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审思与超越:文化共生视域重构师生互动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孟兵强(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仁民与义战:论董仲舒的战争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杜智涛,汪燕,翟禹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全球视域下的本土经验:中国版权贸易研究的知识生产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孙刚成,南星星(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受教育程度对实现西部农村人口共同富裕影响的实证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王屾(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协同与整合: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理论重构与实践进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滕德永(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清宫女官制度抉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武振玉,孙越(吉林大学文学院).两汉镜铭语法修辞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季桂起(德州学院文学院).《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篇释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唐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获麟:孔子“道穷”的政治出路与理想设计——以《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为中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付博(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儒衣侠心:朝鲜北学派的清代满族认知建构及其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心竹(韩国国立木浦大学大学院).唐朝茶文化的兴盛与社会功能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