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谢舒晔(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从仿行西法到参照传统:北洋时期“行政兼理司法制度”的现实依归[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5期
  • 钱栋(江苏省溧阳市燕山新区党工委;漂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钱栋·书法作品[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5期
  • (《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江苏社会科学》稿约[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5期
  • 汪瑞霞(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及其价值重塑 ——以江南传统村落为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王俐,周向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互联网平台经济治理困境研究 ——以网约车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郑路1,2,蒋理慧3(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偏差何以产生 ——以地方政府对“网约车”的管理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高宣扬,闫文娟(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论萨特存在主义伦理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周乐军,周佑勇(东南大学法学院).规范性文件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识别基准 ——以《行政诉讼法》第53条为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胡迪,刘婷,薛平平,虞松波(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我国粮食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罗馨,尚庆飞(南京大学哲学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与精神实质[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李颜如(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伦理学视域中核心素养的精神追求[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邱江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拓通与“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余达淮,聂楠(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资本伦理视域中的自由与时间[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许春芳1,曹海林2(江苏省妇联干部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户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认同分析 ——苏北F镇个案调查及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徐盈之,顾沛(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带来了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吗?[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宋典,芮国强,丁叙文(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质量对公民参与倾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演克武1,陈瑾2(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长江三角洲区域风景道一体化统筹模型与践行路径 ——以苏南五个旅游城市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左秋明1,何云峰2(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道德金规则”的伦理本质、人性基础与道德理想[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王思明,周红冰(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 ——以农业发展为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童伟(扬州大学文学院).何心隐叙事观念与明代叙事美学的滥觞[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王兵(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郭江滨1,2,吴新颖3(四川音乐学院;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子柔性管理思想的架构智慧与驱动活力[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舒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韩国三大古典小说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及其渊源[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李威利1,张翔2(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职域建党:革命时期的产业支部与城市动员 ——以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上海电话公司支部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张苏秋1,彭秋玲2(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分工视角下创意阶层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王婷(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与家庭研究中心).个体家庭生存和发展承载体分析 ——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 柏红秀(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盛唐音乐文化与元德秀的歌辞创作及其贡献[J].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