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阳1,李海亮2,马凯丽1,虞凡枫1,牛世全1(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连作对党参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严广寒1,2,3,4,殷雪妍1,2,3,汪星1,2,3,黄民生4,黄代中5,王恩瑞1,2,张韵宇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洞庭湖科学观测研究站;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种群、功能群对比分析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驱动因素及水质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陶兰初1,寸得欣1,涂春霖1,2,马一奇1,刘振南1,尹林虎1,和成忠1,庞龙1,张七道1,3(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珠江源块泽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刘海1,康博2,管政亭1,宋阳1,柴义伦3(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淮南煤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姜凤1,2,3,周金龙1,2,3,周殷竹4,孙英1,2,3,韩双宝4,鲁涵1,2,3(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巴伊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源识别[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陈清飞1,陈安强2,崔荣阳3,叶远行1,闵金恒1,付斌2,闫辉2,张丹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滇池周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及转化过程识别[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潘泳兴1,陈盟1,2,王櫹橦3(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典型铅锌矿流域土壤重金属累积与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廖红为1,2,蒋忠诚1,周宏2,覃小群1,黄奇波1,吴华英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铅锌矿周边岩溶流域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陈四瑜1,2,刘晶茹1,2,3,孙光明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基于脱钩指数的工业园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王小波1,2,3,刘安琪1,2,3,钟慧琼1,2,3,赵增立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近5年我国部分城市群生活垃圾特性[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梁小明1,2,吴彭珍3,陈来国1,刘明1,卢清1,朱李华1,孙西勃2,4,叶代启2(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连州市环境监测站;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印刷业VOCs排放趋势及未来减排潜力[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阮兆元1,燕鸥1,王体健2,王勤耕1,罗干2,文金科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市溧水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韦洁琳1,崔玉静2,李亦真1,张莎莎1,徐杭州1,3,庞一鸣1,裴海燕1,3,4(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境内调蓄湖库蓝藻种群分布特征及环境驱动因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李华林1,张守红1,2,3,于佩丹1,宋卓远1,谢晨新1,张建军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非点源污染评估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北运河上游流域为例[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单振东1,刘顿1,骆汉1,2,刘建伟3,张丽梅3,魏宇航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承德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承德接坝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杨灵芳,孔东彦,刁静文,郭鹏(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曹杨1,2,沈育伊3,陈运霜1,2,王紫卉4,牟芝熠1,2,徐广平2,张德楠2,孙英杰2,毛馨月1,2(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炭施用5 a后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氮组分和活性氮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刘微1,李宇欣2,荣飒爽1,汪晚晴3,4,王鑫鑫5,6,郭嘉朋2,韩冰1,王树涛3,4(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大学生态环境系;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山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土壤中微塑料对陆生植物的毒性及其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杨爱萍1,王小燕1,肖细元1,王倩如1,胡建华2,郭朝晖1,彭驰1(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锌冶炼废渣重金属在地块土壤中的垂向迁移特征及归趋[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成晓梦1,2,赵辰1,2,吴超1,2,孙彬彬1,2,曾道明1,2,贺灵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研究中心).典型硫铁矿区农田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生态风险及迁移富集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王竹,刘扬,王芳,王义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黑河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功能及季节动态[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涂佩玥1,2,杨欢1,陈兰洲1,牛笑笑1,杨璐1,易嘉慧1,柯碧钦1,田雅1,叶志祥1,梅新2,洪松1,何超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重点城市大气污染与健康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付文星1,黄琳1,丁嘉豪2,秦墨梅1,于兴娜3,谢放尖4,胡建林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气象及排放变化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郑丹凤1,2,刘娣1,2,苏超1,2,张红3(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典型煤炭产业园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袁丽梅1,马芳芳2,卞泽1,秦凯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地图生产部).中国PM1浓度时空特征及其与AOD的相关性分析(2014~2017年)[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马可婧,孙丽娟(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兰州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马杰利1,2,罗达通2,刘欣1,2,王蕾2,王幸2,刘湛2,沈健1,张俊丰1,李晟2(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长株潭城市群 PM2.5中二次无机离子特征及生成机制[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马英歌1,杨露1,狄睿苗1,马南2,乔利平1,吴宇航1,周文鑫1,赵新华2,张越2,孙志华2,陈长虹1,陈学军2,楼晟荣1,黄成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周口市2022年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