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魏琛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温峤骗婚”本事的文学演绎及叙事模式差异性成因[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郭羽思(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从“拼字体系”到“形体动作”——论斯氏体系对焦菊隐戏曲表演理论的影响[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李晖(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根植民间的歌唱——论歌仔戏名艺师纪招治的唱腔艺术[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尹翔(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由习语“介头”探口传戏曲中的表演范式[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王晶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皮影艺术的当下保护与传承[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田语(浙江大学文学院).《弦索辨讹》剧目考[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薛舒丹(北京大学中文系).浅谈明杂剧中的“春社撞席”[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贾海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汤显祖《玉合记题词》考辨二则[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戏曲研究》编辑部.《戏曲研究》稿约[J].戏曲研究,2023,第2期
  • 胡光明.清代宫廷戏曲中的《白兔记》及其演出[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李惠绵.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何晗.论俞振飞关于京昆剧目编创之要解[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许莉莉.论《南曲九宫正始》的崇古与尚今[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刘玮.扫除凝滞 独下论断——吴梅《南北词简谱》的曲调句式研究谫论[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邹青.“国文教授”的“中乐寻源”——童斐校园昆曲教育探索述评与省思[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王方好.昆曲雅乐的薪火相承——民国上海啸社及“鸳湖曲叙”考论[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董诗琪.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赵蝶.陈从周昆曲活动与艺术思想探析[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彭剑飙.昆山堂名曲师吴秀松生平考略[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李晓腾.美学范畴视域下的雅部之“雅”义通释——以清乾嘉时期的昆曲美学批评为中心[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胡慧娜.从《缀白裘》看李玉《一笠庵四种曲》的场上变迁[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郑雷.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谢璐阳.天虚我生《春声馆曲谱》初探——兼论新旧知识与近代出版背景下的昆曲曲谱公共化[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徐钊.昆剧《古城》文本来源探赜[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陈均.明清时期《浣纱记》书籍形态及阅读探考[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赵嘉福,赵嘉禄.滇昆概述[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李良子.俞振飞与昆曲在香港的传播[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赵哲群.仙音余响:民国时期昆曲广播活动述略[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 赵群.学昆曲是京剧演员的必修课[J].戏曲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