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策偏差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海超1,张晗2(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系).重思赞米亚区域的稻作与社会 ——物种间民族志角度的观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杨小柳,史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意义[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同山1,2,吴刚2(南京林业大学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机械化与经营权流转提升了农地退出意愿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韩庆龄(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家庭到社区:产业振兴中农民双层合作体系的建构机制 ——基于山东省B县电商产业的实证调研[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琳1,桑坤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场域关联、差序嵌入与信任结构的再生产 ——基于华北一所科技小院的经验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宋靖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集镇、集期与集市经济:施坚雅农村市场理论的经济人类学阐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罗慧,赵芝俊,钱加荣(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要素错配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贺林波,张喻轶雯(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区块链+”小农户生产扶贫:模式与机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史艳兰(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土地作为财产:旅游背景下云南Y村撒尼人的户籍身份、产权话语和村落组织更迭[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姚畅1,龚浩群2(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欢腾式发展:泰北乡村农家乐项目的民族志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庄林政1,陈家碧1,熊春文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疫情影响下的农业安全与乡村振兴 ——第四届中国农业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郭占锋1,黄民杰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文化失调、组织再造与乡村建设 ——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论起[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编辑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来稿须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集专题组稿启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